时评>>管窥天下

党员干部应当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8-10-17 17:54: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语出北宋·苏轼《和董传留别》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读书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经常读书,可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阐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事实证明,读不读书,书读得多少,对人内在气质的影响是绝不相同的。英国作家培根曾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党员干部应该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够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孤陋,是指见识浅薄。寡闻,就是见识不广。一个人既学识浅薄又见识不广,就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就会固步自封,就会夜郎自大,然后就很难再进步了。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也很好办,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党员干部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党员干部要把牢定盘星;锤炼金刚钻;守护传家宝。定盘星指的是理想信念,要目标坚定,要心思如一,要心无旁骛。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理论著作。因为从人类思想史上看,就其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和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我们常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但是如果要揽瓷器活,或者说不得不从事瓷器活,那就得拥有金刚钻。党员干部要做好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书籍。所谓传家宝就是要读经典、读原典,读那些被反复证明了的有价值的书籍。为什么要读经典呢?因为经典是历史的选择,是时间的积淀,是大众的典范。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

今天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也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期。我们的青年要上进,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民族要上进,那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我们要用扎扎实实的学习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就一条扎扎实实的前进之路。(李玉娇)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