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打好“三张牌”,力促文化交流

2018-10-30 15:40: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0月26日上午,2018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在沪开幕。3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文化品牌”这一主题,展开了积极而富有创见的交流和研讨。(澎湃新闻)

“一带一路”,文化先行。“‘一带一路’倡议是破解世界经济发展瓶颈,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良方。而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是各国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只有从多元文化中找到一个彼此共同认同和信任的文化,才能使文化交融汇聚,让各国人民加深共同的认识,产生共同的语言,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才能保障各项合作顺利推进。

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是凝聚力、向心力。现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也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也更加紧迫。因此,打好国家、企业、个人三张牌,致力于文化交流刻不容缓。

打好“国家牌”。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这是新时代下对外开放交流发展所避免不了的,我们应当重视中国文化输出问题。新时代下对外文化交流要坚持“引进”和“输出”相结合,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这不仅是对经济建设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文化建设的刚需。输出文化不能为输出而输出,要在人类文化璀璨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输出要能够代表国家形象、人民形象、文化形象。倘若,我们输出的产品只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狭隘需求,贩卖的是中国文化落后的、鄙俗的,那只会损害泱泱大国的形象,是要坚决反对制止的。

打好“企业牌”。中国一度被称之为“世界加工厂”,为洋品牌贴牌生产,同时也给许多大品牌做代工,这几乎成了国内众多服装企业的发展之路。放眼当下,华为手机成功进行产品理念升级,得到了国人的认可而且产品还受到广大外国顾客的喜爱。想要企业转型升级必须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由注重使用价值过渡到追求文化价值的不断提高,要有内在的文化审美价值。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很多领域都没有话语权,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中国品牌的文化元素没有被认可。主动和系统的输出文化,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打好“个人牌”。文化交流归根结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融。国门的打开,产生了“出国热潮”。在国外,我们每个人都担当着中华文化使者的角色。不仅是我们所讲述的神话故事、历史名人和史书典籍是我们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源库”,我们每个人本身更是当地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移动宝库”。在我们打开“资源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外国当地文化进行交流,引发价值观的碰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碰撞后我们要带来了解和欣赏,在融合流动的“地球村”里,每个人都是最生动的“文化名片”,你传达了什么,就代表你所接受的文化,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我修养,做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让中国在世界舞台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袁子彬)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