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刘天竺:所有的爱“戴”,都有十足的理由

2018-11-02 11:23: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的一段讲课视频火了。评讲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普通的老师会从诗的韵律、意境评讲。而戴老师的方式是这样的:“种个鬼田”、“要是我种的这个水平,我绝不会写诗。”(新文化报 10月29日)

一名大学教授,如果授课全靠“讲段子”撑着,那你一定以为他没水平。可这位不同,他是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授课风格打动了网上网下众多看客,让你在理解诗词意义的同时,还了解点诗人的故事。这里没有我们先前说的家国情怀、没有引申意义、不用去死记硬背,却能轻松的理解和记忆,用起来也会更加得以应手。这分明是最“入流”的教学方法。

“尽可能重现诗歌的现场感”这本来就应该是教学的初衷,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深挖时代背景,非要把诗句字面意思与政治结合,不解读出“诗人的抱负、对××的情深”就是理解的不对,好像就没有水平一样。诗词不过是一种文学载体,也许只是诗人的一闻一见、由感而作,非要说成是触景生情,不知是真懂还是矫情?

说到这儿,就不由的又想起每年的高考阅读题,也是这般。连作者都答不出正确答案,出题老师又凭啥说自己是对的?作者写了,但人家真没那么想难道也是错?本是简单明了的表达,到了老师那儿就变成了“别具深意”,这到底是谁在为难谁?不是“古人”在为难“今人”,只是“今人”自扰罢了。

教学生体会文学的美,需要的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它背后有什么深意,而是让学生理解一种创作手法、一种表达方式。讲文学理论、照本宣科,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太难。反倒像戴老师这样,用最平实的语言、最普通的表达赢得了学生的爱戴。这首先是教学方法上的成功,其次是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的最好展现。

我们得感谢自媒体,不然像“戴老师”这样的“泥石流”,也就只能在华中师大的校园里“汹涌”,其学识又怎能惠及七十万之众?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关注,又怎么会有人去好好思考“什么样教育方式更好”?

当然,我们不能断言谁的方法就一定对,只是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方式,在开放的环境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也应该是教育应有的一部分。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去选择他喜欢的,也没什么大不了。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