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请尊重每位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2018-11-26 16:57:2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福建惠安县莲城小学一学生遭歧视一事引发关注。学生家长周先生反映称,他的儿子患肿瘤接受治疗康复后,到校上课被安排在最后一排,而且语文老师不让他参加考试。(河北新闻网)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早在1986年,中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便明确说明,“每个人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当选之初,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谈到人民期盼时,首先提到的就是教育。再看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方针政策及其教育实践,都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高招录取向贫困地区倾斜;30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91.5%的学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然而在施行义务教育32年后的中国,在义务教育普及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的中国,竟然还能出现小学生肿瘤康复回校遭歧视的新闻,实在是让人汗颜。

虽然在事发之后,当地教育局开展调查,对相关责任老师免去副校长职务,停职检查、并调离工作岗位;第一时间约谈莲城小学校长张某某,责令其停职检讨。可“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如果不能从根本观念上让所有人进行深刻改变,只是对于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严厉惩处,无异于隔靴搔痒。

今天的中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但对于教育公平的挑战依然紧迫:“有学上”的难题与“上好学”的矛盾日益凸显并行,乡村教育捉襟见肘,城市名校却挤破门槛,孩子不远百里、千里上学的比比皆是。人民群众不能接受相似等级的教育,让教育公平权利变得岌岌可危。因此,促进教育公平,更要从“源头”入手,就要在教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上下功夫。要精准补齐师资力量,在中西部、少数民族等边远贫困地区,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音、体、美等缺口较大的学科,更需要给予激励措施,加紧配齐。也要完善教师的交流培训,拓宽乡村教师的受训面,鼓励优秀教师的校际流动,盘活优质教育资源。最重要的,更要加强师德教育、素质教育,应将素质方面的内容加入到教师的学习课程和日常工作考核之中来,让有才能的教师更有德行,让受教育的孩子们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歧视。

教育公平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具有重大现实力量。公平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教育的公平,保护每位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注定是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的长期功课。(董丽丽)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