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食育”有过程,更要有成效

2018-11-27 11:54: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浙江杭州一所幼儿园开展了一堂特殊的课程,即组织小朋友到稻田中割水稻。秋雨中,小朋友戴着头套、手套,拿着小镰刀在田里收割水稻,收割水稻的照片和视频也在网上热传。幼儿园园长对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割水稻是食育课程中的一部分,当天共有65名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参与收割水稻,完成了割一亩水稻的目标。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领到了2斤新米,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北京青年报2018年11月26日)

莫说是现在的幼儿园孩子,便是如笔者一般的“90”后,很多也只是在书本上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事,却从未亲身体会过躬耕的艰辛。曾有人说,很多年后我们的孩子会不会根本不知道粮食是在地里长出来的?无数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留下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杭州这所幼儿园开展的“食育教育”,则是为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劳动的艰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样的教育难能可贵,希望汗水之后,也能看到成果。

“寓教于劳”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了解先辈创业之艰难,领悟中华民族传统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美德,劳动之后的“2斤新米”则告诫孩子们:“想要收获必须先付出”。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孩子抓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时代的需要。对于相关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持之以恒的开展此类教育,使今日的教育种子在明天的孩子身上开花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便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要让祖国的下一代不能只做“纸上才子”,而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囿于种种原因,很多地方在实施起来却是另一番光景。很多中小学校的美术、音乐、体育课程成为了走马观花的“形式课程”,艺体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近些年的“社会实践课程”被“玩坏”—— 有些学生和家长不惜弄虚作假获取实践证明;一些暑期研学旅行教育元素融入比例低,“注水”严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素质教育完全“变味”。

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受教育者学有所得,因此强化学生的德智体美教育,既不能只囿于形式,也不能固步自封。今年以来,不断有新闻报道国内很多中小学校开展了马术课程,有的人嗤之以鼻认为其形式主义劳民伤财,但纵观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中亦不乏马术课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应该看齐世界先进水平,因此,与其争论其课程开展的必要性,不如关注其教育的成效,并以此为契机,使艺体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受益。

故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强化对教育的监管和引导,落实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文件,不要使教育流于形式,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合格的文明传承者。(宋鉴)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