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曹瑞晓:“扶贫送老婆”让扶贫变味跑偏

2018-11-30 10:52: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1月21日晚,随着小千金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降生,52岁的周应雄终于当爸爸了。他原是贫困户,老实本分,一直单身。对口帮扶的扶贫干部将一个合适的女子介绍给周应雄,去年4月两人喜结连理,成就了“扶贫送老婆”的一段佳话。(11月28日 新京报)

扶贫还能“送老婆”?看到这样的消息爆出,真的是五味杂陈。其实,仔细一读,原来是一位扶贫帮扶人帮助一位贫困户解决了终身大事,这位帮扶人正好也是“媒人”,一年后,这家人又添喜事,生了孩子。这本是喜上加喜的好事,却被“标题党”硬生生的和精准扶贫扯上关系,让 “扶贫送老婆”的话题一时间引起热议。这实在是扶贫工作被“黑”最惨的一次。

其实,“扶贫送老婆”这样的说法并不是首次提出,之前就有看到网媒转载的一篇题为《湖北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一来二去便熟悉起来》的报道,本是喜结连理的好事,也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可为什么这篇报道的亮点却在于扶贫干部与帮扶对象“捆绑”到一起,这着实是一种“高级黑”。这样的报道显然是失实的,也没有尊重当事人的基本隐私,甚至有“侮辱女性之嫌”。这样失真的报道让脱贫攻坚变了味。

帮助成家,当然是好心好意,虽然是有人牵线搭桥,男女双方走到一起,但那也是两情相悦,因为爱情是两个人自己选择的结果,何来“送”之一说?何况“送”这个字眼,有贬低侮辱女性之嫌,明明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却被“扶贫送老婆”坏了滋味,既侮辱了女性,又抹黑了扶贫工作。照此说法的话,那么单位有人牵线结婚,难道叫做“上班送老婆”?非要把光棍汉娶媳妇硬生生的跟扶贫工作联系起来,未免有点太过牵强,如此“用力过猛”的报道,还当成是“正面典型”大肆宣扬,确有不妥,着实荒谬。

扶贫工作不是有求必应,更不是简单地送物品送东西这么简单。政府扶贫,并不是要帮助他们解决所有问题,没肉吃、没房住、没钱花、没老婆,统统找政府,不然就是政府扶贫不到位,这种思想真的很要命。应更多的是拔“穷根”,变“输血”为“造血”,智力扶贫, 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倘若扶贫就是管他们的吃喝拉撒,甚至解决个人婚姻问题,这样的精准扶贫就很容易走上歪路。

为了“佳话传播”和“典型宣传”效果,这种博人眼球的“高级黑“,只会让扶贫工作尴尬,让百姓觉得别扭。况且宣传扶贫政绩,有很多好的角度,比如村民脱贫、村民致富、村民生活改善等,如此失真的“用力过猛”地宣传扶贫来博人眼球,只会让精准扶贫变味走样。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