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侯心雨:“女德”成“奴德”,性别教育被变了味

2018-12-11 09:57: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男为大,女为小”、“穿得时尚暴露,等于教人强奸”、“婚姻四项基本原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等雷语又出现在温州某单位亲子夏令营活动中的课堂教学中,引起热议。该培训班疑是去年被责令关停的辽宁抚顺“女德班”的卷土重来,主要针对5-18岁少年儿童讲“孝道”、“女德”。(12月9日,光明日报)

这哪里是在讲孝道、女德,分明是在讲奴德嘛!灌输给未成年女孩一种不平等的性别意识,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一棵“卑贱”的种子,把被家暴、被强奸的责任归于自身、事事为男性考虑、把自身的喜乐建立在顺从男性身上,这无疑是变了味的性别教育,更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践踏。

男女平等绝不单单是句口号,而是真的女性的权利、人格、自由被放置在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上。这是生而为人的光荣和需守卫的权利,是一个基本的人权。难道只因为是女生就要被抢夺这些权利甚至去压制这些权利吗?甚至去毒害一个人的思想?这既是不道德又是不合法的。

“女德”班屡屡打着学习传统文化、发扬国学的旗号招摇过市,实际上却是掐头去尾、专挑糟粕,甚至是故意用一些极端词汇曲解女德、引起人的生理性厌恶,以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国学热”给予了他们可乘之机,他们借着一些家长的不甚知情的状态把小孩送过来,对她们进行洗脑,这无异于“羊入虎口”。

“女德”班强调女性的保守、温顺和忍让,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或者说是有意建构女性的性别差距,让女性向刻板的女性形象靠拢。弗洛伊德认为在11岁以前男女是无差别的,是社会上的文化情境和对男女的不同对待使得男女开始有了差别,男女的性别差距是被建构的。“女德”班正是这种建构性别之上的扭曲,它过度强调男性和女性的差异,着力于构建男尊女卑的的男权社会。

这种变味了的性别教育充满了与时代的格格不入感,与快速增长的物质水平、人工智能、知识经济更是相去甚远。未成年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她们当然应该拥有一个自由而有活力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被压抑、被扭曲、被塑造。

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过,“指责一个性别比原谅另一性别更容易”。女性从来不应该因为性别角色成为被指责的对象,这是对人生权利的蔑视。要谨防那些把所有错误推向女性的心怀不轨者,警惕奴化的女德思想。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