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2018-12-11 16:31: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和思考。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介绍说,“《意见》不仅要求在政策机制上有所突破,而且要求在管理实践中有所创新。”这些年来,全省各级文物部门加大文物利用工作力度,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和青少年教育、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开展了不少创新实践。(河北新闻网)

文物是关于人类历史的印迹,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以及近年来博物馆文创的火热、文物领域与教育的联动加强,让大众更多地接触到沉睡的文物宝藏,大大激活了文物资源的活力,这说明文物并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更应该“活”起来。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文物 “曲高和寡”,但我们注意到,故宫推出的“石渠宝笈”大展引发了“故宫跑”,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精品特展预约名额的爆满,无不说明国之瑰宝所唤醒的是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恒久魅力。这样看来,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文物不感兴趣,倒不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实际上,从“故宫跑”到“首博热”,那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都足以让我们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选择与古老历史对话,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与其说是经济快速发展后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不如说是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一种历史敬畏。只有始终保持这种敬畏,才能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物走近大众,在历史与时代的互动中获得重生,进而注入时代要义,绽放出时代风华。

毋庸讳言,让文物“活”起来的前提是把文物保护好,这也是文物安全的红线和底线。前段时间,巴西国家博物馆突发火灾,使得2000万件馆藏文物仅有10%幸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留给世界一声叹息,更敲响了对文物保护的一记警钟。这次《意见》明确提出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河北省积极构建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聚焦目前最为突出的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给文物工作筑牢安全底线,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刘凤敏)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