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陈双太:对待“虚假新闻”岂能仅删帖了事?

2018-12-21 13:50: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一条“小偷偷电瓶车被电死,家属索赔20万”的新闻火爆了网络媒体。然而,在楚天都市报记者的多方求证下,发现此事件竟然是子虚乌有,新闻中涉及的武汉市法院也迅速对案情进行了核查梳理,发布了情况通报,且新闻首发自媒体已删除相关文章,澄清了新闻事实。(2018年12月20日楚天都市报)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效率达到前所未有的迅捷,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我们了解新闻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从各类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获取海量的新闻,这使得我们开拓了视野,了解了社会舆情。然而,科技带给我们便捷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筛选有效信息的难度,海量的新闻、碎片化的浏览,使得广大网民很难分辨新闻的真实性,各种虚假的新闻充斥着网络,催生了“网络暴力”,误导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正所谓“三人成虎”,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如若不加以遏制,就会严重影响社会舆论导向,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说的就是把假的当作真的时真的也就假了,把无变为有的地方,有也就变成无了。这种“虚假新闻”亦是如此,若是人们长期把假新闻的当成真新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而深究“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其实无外乎三点:其一,“虚假新闻”编造者与自媒体平台的利益驱使。为了赚取流量,博眼球、博关注,“虚假新闻”编造者刻意编造新闻与自媒体平台同流合污,发布此类新闻用以盈利;其二,网络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还不到位,打击不足。对于发现的“虚假新闻”仅是平台删帖、官方澄清便了事解决,并未深刻触动虚假造谣者和平台的切身利益;其三,网民猎奇心理催生了“虚假新闻”。对于新鲜奇异事件的好奇心使得网民为“虚假新闻”贡献了点击量。

对待“虚假新闻”,不能再仅删帖了事。文章易删影响难除,遏制“虚假新闻”乱象必须从根源上下手,重拳出击。一方面,对于“虚假新闻”撰写者与发布“虚假新闻”的自媒体平台,要加大处罚力度让其体会切肤之痛;另一个方面,监管部门要防范于未然,对于自媒体平台网文加强审核,对“虚假新闻”发布平台常做“回头看”;最后,更应做好全社会范围内的教育宣传工作,引导网民关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的新闻平台,从而规避不良网站的各类“虚假新闻”。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对于“虚假新闻”这种网络谣言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其危害,从此砥砺前行,做不信谣不传谣的智者。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