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清华硕士走出精彩扶贫路

2019-01-25 11:53: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范俊毅,90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省网信办公务员,学历够高、工作够好。要路沟,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我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人口过千,村子够穷、条件够差。清华硕士来到深度贫困村驻村帮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1月24日河北新闻网)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实在太多了。范俊毅,也是扶贫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他还有很多别的“标签”:“90后”、“清华硕士”、“网信办公务员”、“城里人”。有人可能会觉得他“条件”这么好,怎么就去扶贫了呢?所驻的要路沟村还是深度贫困村,在全省都排得上号。全村731户、232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32户、1085人,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村,称得上是硬骨头中最难啃的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但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硬是凭着韧劲把这条“基层一线路”走得精彩漂亮。

一开始他是不被看好的,很多老乡觉得他就是一个刚出校门的毛头小子,太稚嫩,干不了什么大事。而且他打小生长在城市,对农村没有切身的经历体会,何谈帮扶?不光村民不信任,就连他自己也是心情沉重,虽然有信心有干劲,但现实情况比想象中还糟糕,帮扶任务不是一般的重。就拿生态柴鸡来说,本来是一项致富项目,但却大量滞销,快过年了,老乡们都很着急。他也想找到销路,却屡遭碰壁,这让他觉得“卖鸡比考清华都难”,最后靠着自己的专业和“算计”还真把这事解决了。老乡们看重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帮扶干部,只要能带领村民走出贫困、发家致富,即便你是“家里蹲”也无所谓。所以,即便范俊毅有“清华硕士”的“出身”,也是用“能干事”得到了老乡的认可。

为了能够更加融入到群众中去,他还学会了说农村话办农村事,完全没有架子,也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如果不是那副斯文的眼镜,你可能很难想象那个满身血迹、头上都是灰的薅鸡毛的人是一个清华研究生。不管是讲解政策还是实地考察征求意见,他总能用农村话交流。其实开始也因为交流不畅这样的“小事”碰过壁,但后来他明白要以老乡为师,向他们“取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把政策性的东西用老乡听得懂的话表达出来,宗旨不变,效果很好。如今乡亲们都离不开他了,从扶贫“小白”到帮扶能手,每一个脚印都浸透着他的汗水,也诉说着他的用心。“只要小范不跑,日子肯定过好!”老百姓质朴的话里饱含着对他的肯定和深厚的感情。

如今有个别干部总是抱怨扶贫辛苦,不容易见成效,帮扶村情况复杂,工作不好开展。困难固然存在,但并不是不努力的理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其实只要用心钻研、不怕吃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范俊毅年纪轻“心思”重,扶贫工作不逊色,老百姓心里有数,直夸赞,走出的是一条精彩扶贫路。( 董丽丽)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