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张鹏: 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用智能手机,治标不治本

2019-02-13 16:46: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走进中小学教室,“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走路玩、吃饭玩、睡觉玩……智能手机管理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院院长赵志忠建议,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法制日报2月12日)

智能手机不仅在学校,甚至在成人生活和社交中,都无处不在。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旨在对校园智能手机的管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如果不从本质上认识智能手机与人的关系,立法禁止会屡禁不止,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智能手机管理在中小学校成为普遍性难题,源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对我们生活的渗透。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无论是购物、旅行、交通、新闻,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近年来,智能手机更是呈现更新快、价位低、人性化、功能强大、运行速度快的特点,作为商品,智能手机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受众群体基本实现全覆盖。据《21世纪经济报道》,截至2018年5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04亿户,到7月份,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4.2亿。

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态度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反对者认为,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弊大于利。智能手机有如下几大罪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玩手机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不佳;学生互相攀比智能手机,影响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学习和考试中用智能手机作弊,阻碍良好班风、校风、学风、考风形成等等。与智能手机带来的弊端相比,它带来的好处可以忽略不计。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工具,它的初衷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加便捷,人作为工具的使用者,如果因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一律禁止使用工具,无疑是因噎废食。

因此,对于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确有待商榷。首先,立法禁止是否欠缺考虑。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样的事情需要立法禁止——这件事情是否符合法理,某些事项就不应该让法律管。比如,中小学生是否能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家长有不同意见,认为学校没有权利剥夺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也没有处理学生手机的权利,所以这件事情立法禁止具有不合理性。

其次,退一步讲,强堵不如疏通,强制禁止甚至立法禁止,只能是一时之计,更甚者,会起到反面的作用。比如,智能手机管理于中小学校而言仍然是一个难题。这就不如制定更加人性化的规定,以便能实现长远的效果: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所作出规定;家长为孩子办没有流量的电话卡或者少流量的电话卡,与自己的手机卡绑定;家长与学校对于学生违反规定的处罚上达成一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也要进行教育与示范等等。  

最后,正确认识智能手机以及人与智能手机的关系。当成人的世界不再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当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负起更多的责任,智能手机就将不再是“洪水猛兽”,而会成为中小学生们的“好伙伴”。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