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安星予:“自掏腰包扶贫”不宜过度提倡

2019-02-26 16:07: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心血,倾注了感情。部分受访扶贫干部表示,自掏腰包到基层扶贫,是扶贫干部带着感情扶贫,真扶贫、扶真贫的一种体现,但各地的扶贫干部能力有大小,应因人而异,不宜过度提倡。(半月谈2月25日)

干部“自费扶贫”咋一听似乎并无不妥,作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是宗旨和信仰所在,普通群众尚视若亲人,遑论生活潦倒、“两不愁三保障”尚不能达到的贫困群众呢?然而,虽“哀民生之多艰”却也不能忽视本质,干部为贫困群众自掏腰包的现象成因众多,若是在扶贫过程中,真正和贫困群众建立了以心换心、知疼着热的深厚感情,在这样的前提下,干部“自费扶贫”完全属于自愿的“自选动作”,只代表个人情感,当然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有些地方,脱贫任务的艰巨、工作压力的繁重、地方财政的缺位、考核指标的规定、推动工作的难度颇大等等这些更多的现实外因才是让扶贫干部产生“额外开支”的关键因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理论上来说,若解决一户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进行危房翻建或是老房翻修需要5万块钱,但是要等新房通过验收后,扶贫专款才能到位,面对“借不来要不到”的贫困户,干部垫付的现象便经常发生;同样的例子,再换一种情况,扶贫资金到位后,施工立即展开,5万块钱花完,新房矗立眼前,本是皆大欢喜的情景,然而实际情况却是,5万块的扶贫款项仅仅是用于房屋建设,房子虽建好了,却也只是一个空壳,满足群众日常生活一切必需品哪里来?米面油、床被桌何来?煤水电、肉蛋奶何来?各地区财政情况存在差异,扶贫资金珍贵有限,若要填满这户贫困家庭的“生活缝隙”,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只有扶贫干部进行“爱心消费”,自掏腰包。

再者,现实情况中的个体情形五花八门,更不可一概而论,更有甚者,个别出现了“扶贫养懒汉”的情况,对于空手上门没有“见面礼”的扶贫干部,呈现出“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的态度,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自掏腰包”、“聊表心意”便成为了扶贫干部减少工作阻力的唯一方式。

从根本上来说,干部自掏腰包“自费扶贫”的现象,虽是从侧面体现了党员干部将工作摆在首位、将群众利益放在心间的思想,但这样的行为,绝不值得宣传提倡。若是此风“蔓延”开来,不仅会将脱贫工作的压力完全转移到扶贫干部自身、使基层干部个人利益因公受损,更会在无形之中形成个别贫困户之间攀比、炫耀之风,从而愈发加大脱贫工作阻力,违背脱贫工作本质本真。

那么,针对眼下现实问题,找出解决矛盾的“不二法门”才是根本遵循,而这“破题”的第一步便始于源头,要在贫困户申报时,清晰辨别、准确定位,确定扶贫目标不能有丝毫差错;其次,各地区应加大财政对贫困群众的转移支付力度,做到扶贫政策应享尽享,扶贫专款应用尽用,以财政支持减轻基层干部扶贫的实际压力;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扶贫干部的关爱奖励机制,提升其工作干劲,从而激发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助力推动脱贫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