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民俗文化“根深”方能“叶茂”

2019-02-26 17:26:2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月23日晚,在河北省井陉县罗庄村,随着几声轰隆隆的巨响,一团团火球升空而起,一瞬间高台上如黄金泻地,铁水奔腾,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罗庄“打铁火”如期进行。(中国青年网2019年2月25日)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悠久的民族历史、辽阔的疆域土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演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据统计,中国目前登记在册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3000余种,包括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手工技能、传统美术等种类。丰富的“非遗”,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文化前行的动力。如“打铁火”这般传承久远深得人心的民俗文化,在传承之路上更应“根行于深”,将文化的“根”留住,不断汲取丰富的养分,方能枝繁叶茂。



民俗文化生根,要生在传承人身上。好的艺术要有好的艺人才能传承下去,演绎民俗文化的艺人实际上是悠久历史的重现,是古人与今人对话的桥梁。西双版纳深处,传承久远的傣族制伞工艺,如今只剩下一位老人掌握;曾经雍容华贵、被视为宫廷贡品的杭绣,却在艺人相继离世中渐渐凋零;即使是最耳熟能详不过的皮影戏,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况。当艺术无法通过可见可听的形式表达出来,无法被人们感知到时,艺术的存在本身便成了天方夜谭。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民俗文化提不起兴趣,艺术的生存和流传便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增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吸引力,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和艺术爱好者加入到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来,文化的“根”才能扎得深,扎得稳,才能有向上的生命力。

同样,民俗文化生根,也要生得广远。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民俗文化之所以濒临失传,艺术本身的问题不容忽视。传统观念中传男不传女、派别不相通的传承规矩比比皆是,某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今天的演绎和几百年前分毫不差,我们可以说这是尊重传统,也可以说这是泥古不化。即使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在诞生之初也是融合了徽剧、河北梆子等各种地方剧种,在之后的流传过程中不断有大师改良加工。一成不变的文化固然难得,但失去自我更新的勇气和机遇同样可惜。只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将根茎向广处蔓延,汲取多元养分,再优秀的文化也会失去动力,再忠实的观众也会有审美疲劳。革新传承理念,强化艺术交流,广纳百家之长,多改自我弊病,民俗文化定能再放异彩。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当下,如何传承那些独特美丽的绝活,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留住,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宋鉴)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