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孝老饺子”包的是美德的“馅儿”

2019-04-09 19:44: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吃饺子喽!”4月7日,赵县谢庄乡田庄村福慧馨梨园内,梨花飘香醉人,野菜绿意盎然,一场盛大的“孝老饺子宴”拉开帷幕。80多位志愿者调馅、和面、擀皮,为200多位老人奉上美味可口的饺子宴。(石家庄日报2019年4月9日)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曾推崇以孝道治天下。在今天,以“孝老饺子宴”的形式向老人们表达后辈儿孙的祝福,提醒人们敬老爱老的意义,是对传统美德最好的诠释,也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可行之道。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关于孝道的文化典故,王郎卧冰求鲤、仲由百里负米、闵损芦衣顺母,这些故事即使到今天依然焕发着魅力。在很多家庭里,至今仍有着用餐时长者先落座动箸、小辈后能入席的传统,其实这正是孝道的一种表达方式。当热气腾腾的饭食首先被端到老人面前,精美的物品首先让长者享用,这不正是几千年来备受推崇的孝道文化吗?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长者态度不恭敬,那么就算赡养父母,也不能算是孝。尽到作为子女的本分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敬”。曾有学者指出,敬之根本,在意内心对父母真诚无私的爱,是不关功利的爱,只有“敬”与“孝”紧紧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几千年流传至今,“孝”已经演变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种爱敬的情感,更深深地融入到血脉之中,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对于当下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过好自己的生活,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给父母添不必要的麻烦就是孝;“常回家看看”“更多的陪伴老人”也是孝;让老人尽可能享受到“祖孙同堂、天伦之乐”也是孝。总之,为父母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最好的孝顺。

有人说:孝是爱与感恩,是人最早的道德萌芽,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开端。无论是古人留下的美谈典故,还是今天赵县梨园的“孝老饺子”,其内涵都是在诠释人性中最美好的闪光点,赋予古老道德新的生命力。(刘晨明)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