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腾扬阳:莫让“凑数式问责”成懒政借口

2019-05-14 17:27: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未及时接听巡查组电话,被问责处分;扶贫手册中写错两个标点符号,登上“黑榜”被全县通报;本是可以批评教育的小差错,但为了“凑数式问责”还是给予了处分……(5月10日,人民网)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近年来,有权必有责、失职要问责,已经形成共识和相应的制度规范,帮助党员干部拧紧了责任“发条”。但一些地方过分依赖以问责督促落实,以至于有些追责不切实际、不论具体是非。据相关媒体报道,有的地方简单以问责数量衡量整治效果,有的部门为了凑数只好挖空心思“泛化问责”,最终造成基层干部“躺枪”。

凑数式问责背后心态多样,有的为“拼凑政绩”,有的是“捏软柿子”,有的为“息事宁人”,有的是“敷衍塞责”,其本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单纯追求问责数量,甚至为此搞“凑数式问责”,不但直接侵害了那些“受牵连”干部的合法权益,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更有可能释放出错误的导向,使得责任机制沦为“空架子”。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但现实中,一些问责却变形走样,变成了“凑数式问责”,凑数式问责不是不问责,而是乱问责。为了问责而问责进行凑数,往往是上级定的指标未完成,不得已为之,逮着软柿子就捏,为完成指标而已。真正的问责,没有任何针对性,对于违纪违规追责到底才是正确之路。倘若,对“问责”认识不清,应付了事,那么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一种新变种,对问责认识不明,把握尺度不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懒政。

莫让“凑数式问责”成懒政借口,一方面不仅要在“谁来问责、问谁的责、怎样问责、效果如何”等问题上,我们要认真思考、准确把握,还要加大对“假问责”“凑数式问责”的问责者本身问责的力度,打消其侥幸心理,增强对纪律标尺的敬畏感,达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有问有责、问责到位。另一方面要使问责制度真正产生效果,不仅在于严格责罚到位,更应做到有法可依、程序规范、标准科学,还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和态度,拿捏好问责的分寸和宽严适度,采取不同的问责方式实施精准问责,切实问出关怀、问出担当、问出效果。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