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奇葩”店名非创意,“吸睛”也应有底线

2019-05-27 19:41: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坐霸街头”“天天要饭”“饭醉团伙”……近日,一批位于江西省的“问题”店名、“奇葩”店名被禁止使用。(5月25日 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新兴行业和网络词汇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各种“奇葩”店名、恶俗搞怪店名越来越多地为人“青睐”,有些是依靠谐音字、词躲避了企业名称禁用规则,但使用场合或产品与其并不匹配,让人哭笑不得;有些是打着法律擦边球,内容低俗,不仅有违公德,也让人尴尬不已;还有些则是东拼西凑,错字百出,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明白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些标新立异的“问题”店名,不仅不能帮助经营者实现“开门红”,甚至还可能因违反规定而遭到监管部门“亮剑”。

随着商品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个体户注册门槛的降低,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和类别的更新换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在街头,大大小小的店铺令人眼花缭乱,而要想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吸引客户,店名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顾客的第一印象,一个创意新颖、有趣响亮的店名或商标,会让人印象深刻、眼前一亮,成为迈向成功经营的第一步。

正因如此,取名更不能随意。无论是出于缺乏了解的无意为之,还是纯粹为了博取眼球制造噱头,一旦违反了规定的红线,挑战了公众的道德底线,终将会在人们的嘲讽和指责中灰溜溜收场。

实际上,这些“问题”店名大多发生在个体工商户上。一方面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比较珍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当然不会给自己“挖坑”,另一方面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办法还不够完善,让一些不合适的谐音字、词成为了禁限用规则下的漏网之鱼,一旦工作人员把握不准,“奇葩”店名就会被通过。

“问题”店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传播的信息有害无益,并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及时清理。除了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惩罚机制,对滥用恶搞低俗、奇葩店名或商标者进行处罚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名称登记系统的禁限用规则,从源头过滤违反规定或公德的不良名称用词,净化市场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商家运用正确的营销方式,对店名有个正确的认识,可以有创意,但不能奇葩,可以巧用谐音、典故,但不能恶搞和山寨,要知道,有的底线不能触碰。(邵海燕)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