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让“曲周精神”落地生根

2019-06-10 17:39: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4月27日,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静谧的院落内清香阵阵,泡桐枝头淡紫色的花正开得绚烂。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已在这里生活了10个年头。他不仅在这片土地收获了来自生产一线的科研成果,更收获了与农民的深情厚谊。(6月10日,河北新闻网)

张宏彦,一位从大地走出来的“基层科研者”。他承载着一份理想与担当,常年带领学生扎根曲周。无论是在寒冬腊月的农村街巷,还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田间,都能找到张宏彦的身影。用他的话说,“扎根田间,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农民和生产急需的实际问题。”张宏彦是“曲周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以实际行动不负肩上使命。

四十余年来,“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指引一代代农大人扎根曲周,砥砺奋进。一篇篇论文、一项项技术成果,改变了曲周的农业面貌,让饱受自然之苦的农民实现保暖安康,这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三农的情怀在曲周熠熠闪光。张宏彦正是怀着农大人的这份执着,扎根地头田间,十年如一日,传授技术到农家。从他的身上,我们更能感悟到“曲周精神”中所蕴含的一种态度和真情。

庄周《庄子》曰:学而不能行,谓之病。搞学问,必须“实”字当先,这也是老一辈农大人身上所具备的科研态度。书本是理论,最终要回归现实解决问题,我们常讲“理论指导实践”就是这个道理。张宏彦面对“现实之问”,未蜷缩或躲避,而是虚心向“土专家”学,向县里农技人员学,着力克服“实践恐慌”,让自己成为颇具操作能力的实操型专家。这种务实态度难得可贵,让扎根变得更有意义。

有人说“先把自己变成农民”是一种信念,源自对党的忠诚,体现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回溯四十余年,正是凭借对农民、农村的这股真情,让农大人书写出一段段感人、精彩、传奇的“曲周故事”,创造出新时代“曲周精神”。扎根乡村真情服务,张宏彦以“四零”培训,打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也让他结识了不少农民朋友。这是真情流露,是恤民情、解民忧的生动体现。

当下,乡村振兴战鼓雷响。弘扬和传承曲周精神,践于足下,时不我待。张宏彦曾说“从田间地头发现问题,扎根生产一线研究解决方法,再去帮助农民解决问题,这是一代代农大人不变的使命。”乡村振兴需要广大知识分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毕生所学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

让“曲周精神”落地生根,结出乡村振兴“灿烂果实”。(翟广阔)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