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用“生命种子”诠释大爱无私

2019-08-02 19:55: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8月1日,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80后”杨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时间较长,请假比较困难,为了让自己在捐献时保持在最佳状态,她毅然辞掉了工作,并表示“我觉得很有意义”。(8月2日中国新闻网)

大爱无言,大爱无私。杨洋,这名普通的“80后”,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和工作难以两全时,选择了更有意义的捐赠,成为中华骨髓库第8683例、河北省第418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让充满爱的“生命种子”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诠释了大爱无私。

近年来,像杨洋一样“捐髓救人”的案例不断发生在我们身边,有报道称,全国已有超过60%的血液病患者能够找到与自己配型成功的骨髓。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恐惧”,不再“观望”,加入爱心“库”,为那些与生命做着抗争的患者,汇聚起强大的生命能量。

中华骨髓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07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2657297人份,捐献造血干细胞8680例,患者申请查询人数81050个,仍然还有大量的患者在寻觅“生命种子”,需要更多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

同时,我们也看到,“捐髓风险”会在一些“临捐反悔”事件后发生热议。对于医疗卫生知识不是那么充实的我们,有所“恐惧”并不丢人,也不应该被谴责。值得关注的,应该是所有的爱心人士,在决定施播“生命种子”之前,需要一堂系统的捐髓常识课,用实例与科普打倒“恐惧”,让更多小概率的匹配成功,都能点燃生命的希望。

同心掬得满庭芳,期待在医疗卫生知识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能够正视“捐髓”,走出一群“杨洋”来,用点滴爱心温暖他人,带动起一座城的温暖,激起一代人的向上向善力量。(任勇响)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