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李振忠:旧衣物亟需尽职的监管“保姆”

2019-08-08 18:23: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8月7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不少小区都设有旧衣回收箱,许多市民将过季或者再也不穿的衣物投放进去,以期给予旧物“第二次生命”。那么您知道,这些旧衣物都去哪儿了吗?

旧衣物仿佛居家“鸡肋”,扔掉可惜,再用无用。那么,最好的归宿就是衣物募捐箱。然而,当下的一些小区内放置的旧衣物募捐箱,却一直是一个“哑巴”状态,即不知何人来捐,也不知所捐衣物的去向,更不知我捐的衣物,会成为谁人的御寒物?因此,旧衣物募捐箱,就一直处在这么一种“哑巴”操控状态之下,成为一个小区的“怪物”。

那么,谁来保证旧衣物“浴火重生”或者说“涅槃再生”呢?

拿来再生利用,所需要做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彻底消毒。接下来消毒处理工序的执行者,到底是回收公司呢,还是再生资源公司?新闻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执行回收旧衣物任务的是回收公司,而处理后续消毒任务的则是再生资源公司。然而这里并没有明确规定所有回收工序究竟谁是责任者?旧衣物回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合格产品,即有居民会将脏旧甚至无法再利用的衣物放进回收箱,其最终的归宿可能是燃煤炉,然而当这道工序无人监管之时,会不会成为回收链条上的新垃圾?

其二,旧衣物成公益,谁是最终受益者?记者注意到,李师傅找出一件黑白条女士背心,觉得这件衣服可以放到公益商店里供人选购。随之工作人员在这件衣服上打上标牌,并用笔写了一个“五”字,意思是可以按照五元的价格出售。按照此一细节论,五元出售,可以是建议价,也可以是最后出售价,然而,公益商店的出售价,到底有何规矩,到底有没有监督?假如这一切都缺乏,那这种销售就事实上脱离了所有监管框架,变成一种无人监管的状态。那么,其销售过程中的消毒程序、卫生要求、价格生成等等问题,又该不该有所监管与有所规矩?

最重要的问题是销售收益问题,所有衣物的捐赠,当然是一种公益性质的活动,回收公司可以赢利,但这种赢利活动也必需是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的,即不可再在成本基础上用来赢利。其根本的理由在于,拿公益性质的捐赠衣物赚取额外的利润,与公益理念相冲突。因此说,旧衣物成公益,销售活动应当纳入官方监管框架之内。

赋予旧衣物“第二次生命”,亟需一个尽职的监管“保姆”。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