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电商平台的“卖惨营销”也该停一停了

2019-08-23 18:04: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纪委监委公开曝光了8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海霞在管理单位公章工作中审核把关不严问题”,名列其中。根据通报,王海霞涉及的正是曾经引起公众关注的“‘临猗苹果滞销’悲情营销”事件。(8月23日新华网)

“大量水果滞销”“帮帮我们”“果农哭了”……类似宣传语在网络平台上频频出现,配上老农的照片、身份证、贫困证等内容,使得“悲情”愈发浓厚。不少网友看此情景都难免会动恻隐之心。不少人出于同情买上几斤水果,却不想正中了商家“套路”。然而,这种打着“悲情牌”的宣传,往往是为了商家利益,而非果农利益。

   水果滞销而借助电商平台宣传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借助故意“卖惨”手段,靠博同情来销售,不仅伤害消费者的信任,也损害当地果农形象,甚至会造成“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被贴上“假”字招牌,当地果农、农产品、政府的信誉就会“荡然无存”。而此时,如果真的发生滞销情况,宣传就会变得苍白无力。频喊“狼来了”的后果,最终只能是自食恶果。

 其中令人诧异的是,明明是某个地区的果农头像,却出现在了多个地区,成为行业“代言人”。细心的消费者轻易就能发现其中破绽,不但不会购买,甚至还会默默将其拉黑。这样一来,整个水果行业的信誉度都会受到波及,“劣币驱逐良币”受害的将是每一个人。此外,这也涉及违法使用他人肖像权,也就是说,这种电商行为,既造假,又侵权。

对此,不少网友心存疑问,这些明显有“缺陷”的广告为何屡屡得逞?甚至在宣传图片中,为何个别平台还配有政府公章文件,更大程度加大了广告“真实性”。这其中是否具有不为人知的利益链条,我们不得而知。但能确定的一点是,相关部门对电商平台的审核把关形同虚设,监管无力造成了虚假广告“满屏飞”。

现下,“悲情营销”事件已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对于电商平台的管理和监督仍然不能松懈。另外,也要加大对果农“卖惨”的识别度,对于真正受灾受难的果农,社会力量不会放弃他们,始终都是他们强有力的支撑。(陈辰)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