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安星予:要让“研学旅行”中的“学”大于“游”

2019-11-27 17:19: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研学旅行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而不应该是教育旅游。3年来,研学旅行虽然经过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在初级阶段,存在简单粗糙、夸大宣传等一系列问题。在地方推进中,教育与旅游两个部门各有主导,但这是教育方式的变革,不是旅游+教育。(11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研学旅行是由各地区各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自然和人文景观中,实现教育升华的重要举措。研学旅行作为一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内容,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游学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对于提升当代中小学生的自理自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大有裨益。

从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至今,就目前发展现状来说,仍普遍存在城市好于农村、名校好于普通学校、非毕业班好于毕业班、东部好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好于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特点;而从发展细节上看,研学旅行中安全体系不够健全、学习机制不够完善、课程设计就近从简、学习内容简单粗糙等问题更是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各地区具体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与旅游两个部分各有主导、以“旅”代“研”、以“游”代“学”的错误理念,导致研学旅行沦为一场走马观花的“参观游览”。

毋庸置疑,研学旅行的核心发展要义应在于“研学”二字之上,旅行只是研学的载体和形式,绝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而要改变现阶段研学旅行推进过程中的粗糙发展和野蛮生长的态势,建立健全行业典型化标杆指引、不断完善行业标准和框架规范才是根本之道。

首先,针对目前市场上研学旅行产品存在单一性、同化性、无标准等问题,要从不断深化研学旅行这一教育形式的目标设计,统一价值观念上着手“塑性”。若要深入实现研学课程化、导师专业化、行程规范化,就必须在研学旅行产品中,明确体现出教育的“第一属性”,不能教育、旅游两个体系“并肩而立”、多个标准,要不断提纯研学旅行中“学”的含金量,加强教育目的的质量监管;其次,要解决研学旅行产品中“游”大于“学”的问题,从而实现“游”与“学”之间的平衡发展,制定完善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建立正向评价体制更是不可或缺;最后,在研学旅行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向作用力”和行业典范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制定的“及格线”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行业自设“优秀线”,方能引导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

诚然,也只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研学旅行模式中课程设计、行业参与、安全保障、学习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方能让这场“教育之旅”越走越远。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