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让互利共赢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2019-11-29 15:23: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1月26日凌晨,浙江杭州,一女孩在屋内烧炭自杀,消防到场破门过程中,吵醒了邻居,遭到邻居吐槽:“硬生生被你们吵醒”。消防说明情况后,邻居反驳道:“你们还要我陪着是不是?”这样一则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之后,网友们大为愤慨,纷纷谴责这位邻居“冷漠”、“自私”。

为什么网友这次会几乎一边倒的感到生气愤怒?想想当时的情境:女孩自杀生命垂危,消防官兵救人心切开始破门,所有人为女孩的安危捏把汗时,这位邻居反而谴责起消防员开门动静太大导致自己“硬生生被吵醒”。如果所有人都按照这套逻辑来,那么出游的旅客为了尽快到达景点,是不是就应该挡在救护车前面?回家的上班族为了早些回家休息,是不是就应该对落水求救的儿童置之不理?被抓捕囚犯的警笛吵醒之后,难道还要投诉警察扰人清梦?“生命至上”是普世的认知,而这位邻居谴责消防官兵时,却做出了自己的清净高于女孩的生命的价值判断,利己到了冷漠的地步。

换个角度来看,似乎衍生出这么一个问题:那位邻居回去之后还睡得着吗?恐怕很难了。消防不可能为了这位邻居的清净而停止救援,邻居在与官兵争执后也很难心平气和的进入梦乡。如今这件事情被报道出来,街坊甚至都知道了这位邻居“人命关天之际,却只顾自己”,对她的社会评价一定有或多或少的下降。

换个问法:利己主义最后真的“利己”了吗?答案一样是否定的。站在个人的角度上,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是无可厚非。然而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难以脱离社会和他人而存在,“利己”切忌“损人”。自私利己的行为一旦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看上去好像是自己得一时之利,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影响自己的社会评价。一旦形成“这个人很自私”的印象,别人自然也不会热情无私地对待损人利己者。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社会被这样的不正之风冲击,人们的幸福感也会普遍降低,社会距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理想社会越来越远。

其实社会上无私奉献的人也不在少数:舍生取义的“最美铁路人”徐前凯、深藏功名的“党的好战士”张富清、有钱舍不得用全部捐献教育事业的老人马旭······把自身的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后,这样值吗?于奉献者个人,别人的看法说明不了什么,“值不值得”这个问题这些人心里的一杆秤早已给出笃定的答案;于社会,正是这样的人身体力行帮助他人,形成良性的循环。

自私冷漠最终于己无利,社会呼吁的温暖和奉献也不应该被遗忘,让互利共赢在社会中蔚然成风。(邓新宇)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