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将诗歌“镌刻”在文化传承中

2020-05-28 09:41: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学歌诗、唱歌诗、传承歌诗……在河间市,一位名叫王寿增的古稀老人与歌诗融为一体,长年骑着自行车奔波于乡野间,义务传播河间歌诗十余载,乐在其中。(河北新闻网)

王寿增与河间歌诗结缘的故事很简单,却生动诠释了一个人和文化传统、诗歌经典之间的紧密关系,即在古稀之年,经过不断摸索改进,采取营造诗词境界、舞台再现诗歌情境等方式,使喜爱河间歌诗的人多了起来。犹如一个“看得见的哲理”,这种质朴的文化“邀约”,让“诗歌”这一文化经典在我们身上自然而然生发的作用,也镌刻在文化传承之中。

将诗歌镌刻在文化传承中,民族赖之以兴。身为中国人,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示出它的力量。“河间歌诗”起源于汉代,有着跨越千年的魅力,王寿增的传承,更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发展所孜孜以求的。“要把这些经典嵌在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时代的发展也在印证这一点,推动民族的进步,必须坚持诗歌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作品的传承,而诗歌所代表的历史的光辉,也会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兴盛方向。

将诗歌镌刻在文化传承中,学问赖之以成。从最初的“喜欢”,到“编写教材,因材施教”的“用心”,再到“传承歌诗,坚持到底”的信念,王寿增始终聚焦诗歌发展的实际问题,秉承钻研的态度和创新的理念,也让诗歌这门“学问”走出书斋,“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从来都不应该只在书斋里创造,也要在实践中发芽,而这种做法,何尝不是将学问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

将诗歌镌刻在文化传承中,人才赖之以强。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的光辉,一首诗的传承更是见证无数人的命途变化。诗歌何尝不是最好的“授业课堂”,王寿增探求的唱腔、节拍、声调、韵味,也为人们在诗歌之中探索歌诗诗词内涵、营造诗词境界、舞台再现诗歌情境等方式,使喜爱河间歌诗的人多起来了,为培育时代新人丰富了文化路径。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王寿增”,让更多的人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杨钦然)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