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一人一村一辈子”的背后是什么

2020-05-28 19:07: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邯郸武安的白沙村是远近闻名的“幸福村”。获得了众多全国奖项和荣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幸福村”等等。在2017年入围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第137位。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四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与劳作。(5月28日河北新闻网)

自从1982年,白沙村老支书因车祸不幸身亡,年仅28岁的侯二河接过千斤重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吃水爬井坡,做饭烧柴火,糠菜半年粮,麻籽豆擦锅”,这是当时白沙村的一个真实写照,在这样一个闭塞的穷山窝里带领大山人民走出贫穷,蹚出一条致富的路子,谈何容易?但是,看到白沙村这近四十年的巨变,读了侯二河的事迹,总让人有种抑制不住的感动和感慨,侯二河没有三头六臂,四十年如一日,他把自己与穷山村绑在一起,“一人一村一辈子”坚守与奉献的背后到底有什么?

肯定有情怀和抱负。情怀是什么?狭义地说,情怀就是一切引你热泪盈眶,让你心之所向的温柔美好所在。侯二河能坚守大山几十年,就是因为他是在白沙村土生土长,亲眼目睹山窝里的父老乡亲缺吃少穿,肩挑背扛的苦日子,他与白沙村村民有着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这种感情在从老支书手里接过这支接力棒的那一刻,就已经化为一种与村民同呼吸共患难的情怀,化为一种誓死改变大山的决心和抱负,带领全村村民向贫困宣战。

一定有韧劲和智慧。有情怀,有抱负,只是向贫困宣战的一种最基础的力量,要想战胜贫困,还要有与困难做斗争的韧劲。侯二河在村中进行集体经济改革的“刮骨疗毒”过程,充满了艰难与辛酸。有些人不服、不配合、出难题、使绊子,甚至当面让侯二河下不来台,种种难堪他都遭遇过。但侯二河却从来没有被斗败,没有被打倒。这股子不服输的脾气,就是一种韧劲。当然,只靠韧劲还不够,最关键的还要有一种治村的智慧,正所谓,敢干、巧干不蛮干。侯二河在关键时候把牢了集体经济这条主线,抓住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生命线,坚守一心为民谋福利的奋斗底线,带领全村父老,埋头苦干,先后建起帆布厂、纺线厂、啤酒厂、白灰厂、焦化厂等20多家企业。如今白沙村一步步发生蝶变,社会总收入已经达到20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近4亿元,一举成了如今人们心目中的美丽村庄、幸福村庄、魅力村庄、活力村庄,成为乡村治理的典范,成为离共产主义社会最近的实验区,成为代表中国农村未来方向的样本。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白沙村给我们一个可咨可鉴生动范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白沙村也给了我们无限思考:想想白沙村,我该做什么?看看白沙村,我该怎么做?(吕改成)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