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周志宏:消灭“福寿螺”,不怕“笨”办法就怕没办法

2020-07-16 19:57: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年来,在云南大理洱海流域内的水田、湿地、湖滨带均已发现福寿螺;近期,从洱海沿岸到上游的洱源西湖,河道、沟渠、水田、鱼塘边的苇草上又出现了大量粉红色的福寿螺卵。大理市政府近日印发通告,要求采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线摘除福寿螺卵块,并将按每公斤螺卵40元的价格给予补助奖励。(科技日报 7月16日)

此举不失为消灭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动员令”。近日,在相隔15公里的大理市上关镇江尾村至沙坪村一带,随处可看到当地的村民戴着雨帽、披着雨衣在忙着寻找福寿螺卵,一场对抗外来入侵物种的环境保卫战正在上演。

“凉拌螺肉”是云南大理、昆明等地居民普遍喜好的一道美食,福寿螺最初就是以食用和养殖为目的引进的。但后来人们发现,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福寿螺虽然对水体的净化有一定作用,但如果其种群数量过大,会抢占本土螺类、鱼类的饵料资源,影响洱海的生物多样性。而且,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幼虫的重要中间宿主,有的螺体甚至含有高达3000—6000条寄生虫,如若未充分加热,人在食用后会引起严重的寄生虫感染,产生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据报道,在人为引种传入我国台湾和南方部分地区后,福寿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制约,而这些区域及当地气候条件又十分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因此福寿螺家族在这些地区日益壮大。有关专家指出,湿地水生和湖滨陆生植物,对洱海保护和治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福寿螺主要以湖滨水草和沿岸农作物为食,而且食量很大,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早在2003年,福寿螺就已被列为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工采集螺卵、捕捞螺体,看似“笨拙”,实际上却是最有效的办法,只要抓住时机、集中力量去实施,持续数年就会有一定的效果。

随着福寿螺产卵量增加,云南大理近日每天出动450多人,每天可清理出螺卵400多公斤。各乡镇对所打捞上来的成螺和螺卵进行无害化处理,晒干后,再焚烧掩埋。

消灭外来物种“福寿螺”,人工采集螺卵、捕捞螺体,办法虽“笨”,但有效。这“办法”、那“办法”,有效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现阶段,使用化学药物消灭福寿螺,“不仅会污染水体,还会对其他水生物种造成伤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生物治理‘一物降一物’也不可行,因为洱海和云南其他高原湖泊一样,长久以来已形成了多种生物的基本平衡,引进新的物种来消灭福寿螺,有可能会破坏这种平衡,反而得不偿失。”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大理市政府发出在洱海流域全面开展福寿螺防控工作的号召,要求采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线摘除福寿螺卵块,并将按每公斤螺卵40元的价格给予补助奖励,此乃防控福寿螺、消灭福寿螺的靠实举措,有利于打赢对抗外来物种入侵的环境保卫战。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