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李秋梅:争做“治沙人”,开辟新“绿洲”

2020-07-21 23:22: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八步沙林场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南缘,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近40年来,三代治沙人持之以恒向荒漠与贫困发起挑战,誓把“黄龙”变绿洲,用生命与汗水,铸就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2019年3月,中宣部授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7月20日 新华网)

在这片荒漠变林海的陇原大地上,“六老汉”的故事仍在继续,八步沙人的热爱与守望仍在传承。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时代楷模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印记,而其身上所凝聚的精神正在感召着无数有梦想、敢奋斗的时代青年们。

争做“治沙人”,当有“敢为人先”的先锋精神。沙漠变绿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便于今而言,都是一项艰难的大工程,更别说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1980年那个冬天,摆在八步沙百姓们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眼睁睁看着沙漠吞家园、食农田;要么,植树治沙,迎着暴躁的黄沙闯出一条生路来。年过半百的“六老汉”毅然选择后者。他们带头承包荒漠,坚决向沙患发起冲锋,以“草木不活人不走!”的毅力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如果没有这种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沙漠变绿洲”就永远只能是百姓世代企望的“海市蜃楼”。

争做“治沙人”,应有“甘于为民”的奉献精神。吃苦奉献,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与担当。对于扛起了为民治沙大旗的“六老汉”来说,吃苦奉献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付出。“六老汉”三代人用40年灼灼韶华,向亘古沙漠发起挑战,从一棵树、一朵花、一棵草开始,在沙漠上孕育绿色的希望。与光秃秃的沙漠战斗,“三块砖上一口锅,卷着铺盖住沙窝”是“六老汉”的生活写照;“一棵树一把草,压住黄沙防风掏”是“六老汉”的信念旗帜;“只有把沙治住,才能把家守住”是“六老汉”的铮铮誓言。在荒原变林海的大地上,甘于为民者应得到尊崇;无私奉献者应得到褒奖。

争做“治沙人”,需有“善于作战”的创新精神。面对险滩,面对“硬骨头”除了先锋担当精神、吃苦奉献精神,更少不了创新开拓精神。近40年来,八步沙林场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离不开“六老汉”三代人的大胆尝试和智慧创新。他们探索出“治沙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的新方法,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运用科学方法支撑绿色成长,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真正做到了传承与创新并重、环境与效益兼得。

荒漠之上,建起经济绿洲,惠及后人;绿洲之中,矗立精神丰碑,更需传承。敢为人先、甘于为民、善于作战,是“六老汉”治沙人精神的浓缩、气概的彰显和灵魂的升华,也是新时代奋进者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所在。让我们擎起三代治沙人的精神灯塔,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开创时代新“绿洲”。(李秋梅)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