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留住乡愁,铸牢乡村振兴的“魂”

2020-08-26 11:56: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彭城街,五里长,旮里拐弯笼盔墙……”8月17日,峰峰矿区张家楼村“老缸调茶馆”前,一曲朴实酣畅的“老缸调”唱腔,吸引着众多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张家楼是一个有着磁州窑文化特征的古村落,挖瓷土、烧硫磺曾经是当地村民致富的产业,带动着挖煤经济在这里也非常兴盛。2000年后,为保护生态环境,小煤窑被关停,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被淘汰,张家楼村村民的经济收入随之下降,许多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

但外出打工走得再远,也扯不断对故土的丝丝乡愁,这里有每一个游子的根与魂。2015年张家楼发起了老村的保护行动,不仅要保护老建筑,更要守住这里源远流长的文化,以文化搭台推动乡村振兴,让村民们受益,延续古村生命力。新闻中的这个“老缸调茶馆”就是老村依托文化兴村战略推动峰峰老工矿区经济转型的缩影。张家楼村从一个无人问津的“空心村”逐渐蝶变成游人如织的文化古村,这就是传承文脉、留住乡愁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无限动力,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发展之“魂”。

一切发展都是有根和魂魄的。盲目地大拆大建,建得再漂亮,打扫得再整洁,那也只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没有什么内涵和历史意义,就好比一个人没有精神和神韵。其实每一地都是从历史中走来,都有自己独特之处,保护好这个特别之处,传承下来,这就是留住了这个地方源远流长的生命力。

河北邯郸张家楼老村的发展不就是得益于对古村传承性保护吗?它吸引着艺术家们陆续来到张家楼,一个个即将坍塌的老宅子被清理加固,一个个工作室、创作室、展览室在一处处老宅院中落成。书画、陶瓷、诗歌等作品的创作让这个拥有千年文化积淀的古村落里文化更厚,气息更浓,应运而生的茶吧、陶吧、农家乐等,也让昔日沉寂的老村重现生机。

一个地方有特色、韵味和历史价值,才能自带流量,吸引人们前来参观,一些知名景点,每天有那么多的客流量,不仅仅因为景色美,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在里边。目前,张家楼村常驻艺术家30多名,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益300余万元,带动就业近百人,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这就是保护古村文化,留住乡愁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保护乡村文化不仅仅是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虽然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没有可以照搬的样本,但是只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路上,铸牢“文化振兴”这一灵魂,就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吕改成)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