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让“上善乐育”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2020-08-28 10:43:4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纵观宁夏县城高中公费师范生的缩影,似乎预测到了这些洒落的种子在这个大环境中处于的境况。公费师范生是教育部直辖培育的优质“种子选手”,一腔热血,却成了无根的蒲公英般随风而逝。(新华网)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补齐教师数量和质量的双短板,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选用优质的资源培养出一批批精干的教师,与此同时,这些公费师范生满怀感恩与奉献精神回到教育相对落后的偏僻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才资源合理分流,便于及时在广阔的农村天地施展才华。然,事实是有些公费生全新的理念得不到平台展示。“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编制紧缺,让这些公费师范生得不到应有的外出学习机会。人往高处走的现象也接踵而至,县城及以下的教育又面临资源紧缺的风险。

莫让经济学界的“马太效应”贯穿于教育界中。正所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中国的大环境依然还是农村,让更多寒门学子走出大山得到更多的见识,成了教育界的一大难题。但是偏僻地区的教育配套的硬件设施跟不上,谈何软件。纵使拥有了伯乐,没有“精饲料”的喂养,再怎么满怀热忱的千里马也会幻化成纸上谈兵空跑的假象。谁来护航?谁来赏识?

对于公费师范生的去留,他们的青春究竟如何保驾护航。一方面,县城学校和当地政府要大力投资硬件教学设备,大胆将公费生运用到重要岗位,解决职称评审和晋级难题,实打实提升公费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教育相关管理部门要在他们就职、工作上加大关心力度,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那些真正的“种子选手”,同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有志人士捐赠教育事业,时刻关注偏僻地区孩子们的发展境况,提供更多优质的平台供公费师范生学习。

“盛德励耘,上善乐育”。让每一所学校都拥有真正的名师,认真发现教育的伪命题,不被表面的升学业绩牵着走,让更多的公费师范生扎根、破土、发芽,让教育更加充满科学精神与人文光辉。(张泸川)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