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从60年“家庭档案”管窥小康的样子

2020-09-03 19:07: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60多年来,一位名叫骆宗明的古稀老人记录了388本“家庭档案”,摆满了客厅里的一面书架。小小“家庭档案”,既承载着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变迁的记忆,也记录着国家发展腾飞的轨迹。(新华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国家受侵略时,他曾经挨过鞭子;当国家受穷时,他吃过糠咽过菜挨过饿;当国家富裕起来、强大起来时,他家也实现了现代化,奔向了小康生活。著名学者周国平说,我在物质上最高的奢望就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日子。小康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家庭档案”给了我们朴实的答案。

从60年“家庭档案”管窥小康的样子,有“诗和远方”。按《说文解字》,“康”的本义有二:一是从广部,广的本义是房屋,因此它与房屋有关;二是从禾从米,因此它又和稻米饭食有关。我们的小康,不仅有房住、有饭吃,还有“诗和远方”。骆宗明几十年来多次建房和搬家,从水桶就是家庭“大额”开销,到现在买空调、洗衣机都不算“大件”,旅游、养生保健和琴棋书画活动成了重点,不仅物质生活充裕,也重视健康和文化生活。丰衣足食,有自己的爱好,精神生活充实,折射了生活质量的转变。

从60年“家庭档案”管窥小康的样子,有奋斗和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60多年坚持记录家庭大事小情,上老年大学,工资收入手绘成曲线图,手机上看新闻和短视频,我们看到了骆宗明老人的勤俭节约、拼搏奋斗、勇于接受新事物等一系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言传身教地影响孩子,日子怎么可能不会越过越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用中国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结合治理每个家庭,家和国泰,家治国兴。

从60年“家庭档案”管窥小康的样子,有安全感和获得感。按《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的“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骆宗明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感慨:“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哪能有我现在的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没有我们国家不计经济成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又怎么能快速抑制疫情传播,全面恢复正常秩序呢?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拥有更优良的条件,让民众有做事的激情和期待。

龙盘虎踞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家庭的成长推动着国家进步,家庭的诉求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部分。中国这个大家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就像人的骨肉一样,随着小家的成长不断丰满,进入新时代。(董丽丽)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