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王慧月:孩子跌落电动车反被踹,“棍棒教育”不可行

2020-10-20 14:28: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湖北宜昌的一段视频引起热议。过马路时,电动车后座的孩子不慎跌落,之后迅速爬起来追赶电动车,好不容易赶上后,骑车的男子却将孩子一脚踹飞。据后方拍摄者说“当时这名家长误认为孩子自行下车,过马路太危险,心急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中国日报公众号)

这位父亲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孩子是否受伤,只因“心急踹飞孩子”的行为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将棍棒教育当作灵丹妙药,只看到棍棒下孩子一时的安分和听话,却忽视棍棒下孩子心理的异化和与家长的隔阂。教育应当是尊重和平等,而不是一方的控制和压迫,“棍棒教育”再不可行。

其实,这样的例子已经数见不鲜了。10月5日,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边,一名男孩意外落水,被救之后男孩却大叫:“别让爸爸打我!”俗话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最大的港湾”,而男孩发生危险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不是寻找父母的安慰,而是“让爸爸别打我”。父母不再是“港湾”,反而成了孩子害怕躲避的对象。这不可笑吗?很多家长不见得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真的不会爱孩子。他们自己受棍棒教育长大,并把这种教育方式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惹了麻烦,不问青红皂白,不问孩子的感受,先训斥打骂一番,将自己内心的怨气发泄出去。在这种环境中,亲子关系成了灌输和压迫,弥漫着无休止的控制欲,孩子又怎么敢去信任和依赖父母呢?

长期的棍棒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身心创伤,还会造成家庭关系的冷淡,孩子难以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打骂孩子的确有管理速效,却抹杀了孩子的远景发展能力和快乐发展能力。开明的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多给孩子送上尊重,平等和温馨。比起一个控制者,成为孩子的朋友或者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不是一个曾受压迫的灵魂再去压迫另一个灵魂。希望通过这件事,能让更多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用平等,尊重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不让悲剧再一次重演。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