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井水明:学个跳绳还得报班,“起跑线焦虑”无处不在

2020-10-26 11:46: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在北京,跳绳班近年来呈日益火爆之势,其收费价格、学员数量、教学场地则有很大差别。跳绳班基本10次课起步,收费价格从三四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于是,家长们的见面语就变成了“你家孩子学跳绳了吗”。孩子会跳绳的家长沾沾自喜,而孩子没学过跳绳的家长焦虑万分,“报班”成了“落后”家长们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10月26日《北京日报》)

过去,孩子玩着就能学会的跳绳,如今还得报班才能学会吗?公众不解、家长不解、学校也不解。可事情就活生生的发生,由不得你不信。孩子报上跳绳班的家长沾沾自喜,没报上跳绳班的家长焦虑万分。如此强烈的对比,其背后是家长们“起跑线焦虑”助推“跳绳热”升温,在“你家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偷跑,我家孩子就要跑得更早、更快”的“剧场效应”影响下,从英语、乐器、奥数到现在的跳绳,从违规补课到超纲、超前教学,从疯狂早教到低龄留学,这么多年来,“起跑线焦虑”此起彼伏,挥之不去、无处不在。

近年来,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健康,从过去单纯给孩子报各种文化课、艺术课培训班,如今逐渐增加运动类培训班的比重。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一旦有“谋利者”的渗入,本来一件非常便于学会的体育运动转眼之间就让家长们趋之若鹜,进而新晋成热门培训班。这恰恰反映出“起跑线焦虑”已经融入到家长们的血液里,催着孩子一路快跑,哪怕诸如跳绳这样的培训班也不能拉下。可见,家长们的“起跑线焦虑”正涉及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家长们咬紧牙关将孩子送进了各种昂贵的补习班,孩子所学的除了应付考试外,更多时候众多把孩子能不能上各种各样的班,看作是一种衡量标准。这种观念的普遍存在,人们更多把板子打到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上。其实不然,一味驱赶着孩子在更早更快的道路上狂奔,家长无非想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各个层次的竞争之中占个有利的位置,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学习韧性,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家长的攀比心理在作怪。而将教育异化成一种财力的比拼、时间的消耗、与细化的摧残,说到底是我们的家长对决定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起跑线究竟在哪儿,至今也心中无数。

最近,施一公先生去以色列大使馆领奖,期间与以色列大使交谈,当谈及教育问题时,大使谈到以色列教育与中国教育差异时,举了一位前以色列总理的例子。说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天回到家,他母亲只问他两个问题,一是今天你在学校有没有问出一个让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二是今天你有没有做一件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印象深圳的事。而中国家长只会问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这样的问题。

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起跑线焦虑”,根本问题在于并没有弄明白,孩子的这条起跑线究竟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起点,又指向了什么样的终点。如果我们的家长只知道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属于个人小环境,却没有营造出一个让孩子能够获得一条真正舒展的、与生命律动合拍的起跑线,那么,自己孩子成长的空间则非常非常的有限,至于能不能成长为一个有远大志向和追求的人才,恐怕是一个未知数。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