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李晓娜:打工人,切莫困于“打工心态”

2020-10-27 10:05: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打工人”一词火爆网络,与之相关的打工人语录和表情包也充满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真的太贴切了”……众多网友在打工人中找到了社会角色认同感。

百度词条显示,打工人往往起早贪黑,拿着微薄的工资,但工作却十分辛苦,于是互联网上的打工人便会互相发鸡汤、互相鼓励,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发起了打工语录。但是,在这些鸡汤中,也不免带着些甘为“社畜”、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打工心态。诚然,借着相互安慰当代宣泄压力、表达情绪,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打工人陷入“打工心态”,困于职业陷阱,就是在麻痹自己,催眠人生了。

打工心态大致表现为,我给你打工,你付我工资,工资给得多就多做一点,工资给得少就少做一点。你出一分钱,我做一点工作,多一点工作我不干,多一份责任我不担。现实生活中,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打工心态,成为众多“社畜”自我保护、规避职场烦恼的有效麻醉药。但是,久而久之,其副作用也会逐渐显现。

首先,打工心态会逐渐令人失去初心,甘心做一条咸鱼。《伊索寓言》的“酸葡萄故事”广为人知。有的人得不到葡萄,只有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这种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机制。

在工作中,“打工人”所得到的工资、福利等就是“甜柠檬”,得不到的晋升、加薪等就是“酸葡萄”。这种心理防卫功能有利也有弊,适度是安慰,过于沉湎则只会让你止步不前。抱着“只是打工”的心态,“打工人”很难去提升、改善自己,更难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以至于“打工”太久,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正如众多网友吐槽的那样,“慢慢地,我们都变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进一步讲,“打工心态”还有可能让你陷入“破窗”陷阱,难于对职场不合理现象说不。近年来,狼性企业文化不断引起热议,从“996”到“住在公司”,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加班文化就是典型代表。在滴滴发布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东以23:16的平均下班时间,成为中国最“狠”公司冠军;在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华为每日人均加班时间长达3.96小时,成为中国企业“加班王”。而微信的出现,更是将“打工人”与工作进一步捆绑,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地点扩大。

久而久之,随叫随到、周末加班、假期工作等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化认识,大家逐渐忘了自己有对这些说不的权利,忘了自己如何说不的渠道。“我是一个打工人。”这种自我安慰,反映的也是一种自我遗忘。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破窗效应”,意指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在上下级的关系中,一旦“打工人”接受第一个不合理要求,慢慢就会有更多不合理要求,仿佛温水里的青蛙,逐渐对自己的过劳、加班变得麻木不仁,进一步处于权力斗争中的弱势地位。因为“只是一个打工人”,而非“人上人”。“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但是,面对过于困难、超越底线的工作,我们也可以不那么“勇敢”。

自嘲可以,麻木不行。自称“打工人”,可以作为对生活的的戏谑,可以作为对工作的宣泄,但若是陷入“打工心态”的陷阱,反倒难以自慰,作茧自缚了。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