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张全越:让“救命神器”物尽其用

2020-11-02 14:04: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北京地铁开始配备“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争抢救命的黄金时间,AED对心脏骤停的急救具有重要作用。

医学表明,心脏骤停发生后,一分钟内实施紧急救助,可使受助人的成活率达到90%,在关键时刻充当奇兵救人一命,AED的配备必要且重要。其实,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公共场所的装备工作均已铺开,其中深圳在机场、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已安装了3500台,成功救治13人。不得不说,此举充分展现了社会对完善公共场所急救体系所做出的努力,体现了我国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值得称赞。

安装设备易如反掌,但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急救设施充分发挥效用。日前,就央视新闻发起的“你敢用AED救人吗?”这个问题,除专业医护外,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不敢”。无人敢用的AED就算将公共场所覆盖完全,营造出的也只能是“似乎安全”的环境,让大家图个心理安慰罢了。公众不敢使用,“救命神器”必不能物尽其用,为此,只有消解公众“心之所忧”才是正道。

如果救助失败,会不会带来一系列“麻烦事儿”是人们担忧的首要问题。针对“如果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你敢用AED救人吗?”这个问题,央视的调查结果显示,52.7%的人选择“会”,47.3%的人选择“不会”,还是有近一半的人保持谨慎态度,碰到关乎“生与死”的问题,没有人不慎重。显然,用不用承担不利法律后果是影响公众是否会实施急救的关键。生命的不可逆性让人们不敢轻易出手,没有人能保证“我在不经常使用这种设备的情况下也能精准操作”,至于“万一被急救人死亡会不会追究救助人的责任”也让人想来后怕。前不久,成都中医药大学两名医学生跪地救人却反遭网络恶评,拥有专业知识和强烈救人意愿的医学专业人员尚且如此,那么,我们谁都有理由担心救助行为可能带来的无尽的后续攀扯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对此,即将在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有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不让救人者畏手畏脚,法律为正义者保驾护航,为救助人扫除心里顾虑,让人们敢于救,放心救。

“不敢救”很大程度是因为“不会用”,纵有心,却无力,公众忧虑的又一问题在于他们不具备急救知识和技术。在过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像医护人员那样,把心脏骤停的作用机理和专业应对之策烂熟于心显然不符合实际,但如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AED简化了急救程序、降低了急救门槛,人们只需要按照几步简单的语音提示就能让机器自动运行。且据专家介绍,AED在紧急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大大降低了救人风险,因此,在操作上几乎没有难度可言,为非专业人士提供了实施急救的可能性。人们应该明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麻烦”,AED的操作流程本不繁琐,放下心中未知带来的畏惧,更多的人应该参与进来。

事实上,急救常识普及工作一直在不断推进,但人们的相关进步却与之不成比例,根本原因在于,潜意识里,人们用“急救是医护人员的事”、“心肺复苏我手法不专业做不来”之类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成为急救事件的旁观者。人们对急救之事“远观”的态度已酿成了多起悲剧,例如,知名艺人高以翔猝死时,不到百米的地方就配有自动除颤器,但周围人没有“我不是医护我也能救”的立即反应,更没有急救技能,错过救命的黄金时间,让人倍感可惜。面对生死,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因此,必须改变社会公众旧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急救思维,否则,等到急救事件发生却无处下手,再多的“救命神器”也只能是摆设,一条生命陨落眼前,徒增心中愧疚。

虽然在地铁、飞机上发病巧遇医生护士实施急救的案例曾经出现过,但这些好人好事毕竟只是生活中的少数,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幸运遇到那个愿意施以援手的白衣天使,就只能靠周围的普通人来帮你获得“活命”的那一丝幸运了。不断普及急救常识、做好法律保障,打消公众心中的顾虑,让公众会用、敢用、善用救命设备,生命至上,做好急救这件事儿还得靠大家。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