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劳动教育,应融入“服务社会”中

2020-11-12 19:27:4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劳动技术,而是有着丰富性以及多元性的内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以往相比,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了明显提高。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副校长赵冲会说,“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的劳动教育,也要更新对劳动的认识。如今的劳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从内涵到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有适应时代才能培养青少年对劳动的兴趣。”(11月12日河北新闻网)      

劳动教育不单是扫地、刷碗、擦玻璃,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出出力、流流汗”,而是要强化劳动实践体验,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当下,有更多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服务社会中,并与科技创新融合,引导学生学生参加创意机器人项目,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发明创造,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涵,也有更多企业承接职业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值得关注和点赞。    

劳动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今,劳动教育变得重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劳动教育该如何深入学生的身心,从而达到预设的目标呢?这就需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把劳动教育融入服务社会中,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实践中,石家庄新华区组织中小学开展学雷锋环保实践、重阳服务老年人、走上街头清理墙面等系列主题活动,尽管还是那些基础劳动,但学生们干起来精神头儿更足了,让平常的劳动彰显不平凡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劳动教育课被窄化成体力劳动,让学生心生厌烦,劳动教育也成为一些学校边缘化的课。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的学校仅满足于开了课、完成课时,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以画代劳普遍存在,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诚然,劳动教育需要全社会支持,需要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来认识社会、感悟自然、观察生活,但目前很多学校开展校外实践的接触面仍比较小,还不能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学校现有综合实践基地开放共享机制,鼓励更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帮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也可以积极引领学生开展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更充实的劳动体验感、获得感。(刘凤敏)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