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肖鸿:社会更包容,助力残障人士人生更精彩

2020-11-18 14:09: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1月15日,湖南长沙。吴帆、盛文定、彭林、刘涵4名脊髓损伤者组成了轮跑团,在轮椅上用手完成了全程共8.5公里的马拉松赛程。吴帆称,比赛就是重在参与,享受马拉松带来的乐趣。(11月15日 《人民日报》)

在采访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比赛完成后,这4位参赛者脸上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据了解,除了本次长沙的马拉松赛事外,贵州、杭州和上海的马拉松比赛他们都去过,全国各地的马拉松他们都会报名,只要中了签都会去。我们在看到这些残障人士乐观、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现在能够用轮椅跑出精彩人生的背后,是社会各方面对残障人士都更包容的表现。

首先,国家给残障人士提供的生活保障是他们也能够活出人生精彩的基础。国家除了每月对残障人士进行补贴外,还积极帮助他们进行精准就业培训,近几年还结合时代发展,开展电商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身体有残缺的人也能够自给自足,不因病陷于贫困中。

一份补贴和一份工作让残障人士不再受经济所限,不需完全依靠家人供给,从而让他们也能如正常人一般拥有美好生活,有尊严的活着,且能够勇敢追梦。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打破固有的观念,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情况,精准帮扶,让一人能有一技,而不是限于之前的“盲人只能按摩”这样的固有思路,扶智的同时,也扶了志。

其次,国家近些年来在公共场所对残障人士设立的无障碍环境,是保障他们顺畅出行的关键。2012年6月国家发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推动了相关的建设,设立那些保障残障人士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的通行道路、出入相关的建筑物、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等,让他们有了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念头时,能够走出家门,真正去实现。

最后,社会的包容还体现在对残障人士观念的转变上,以及更多人愿意看到这些群体的困难,并施以援手。不同的用词,体现了不同的理念,从残废、到残疾、再到残障,社会观念逐渐将这些特殊群体看做只是面临着某些障碍,但本质是和其他人没有区别的人。这体现了社会公众情感的一种改变,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近些年来,更多的人把目光转向这个特殊群体,全国各地都有一大批志愿组织成立,对残障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少高校的志愿队也会组织“周帮扶”活动,利用周末时间到需要帮助的人家里进行清洁活动。大的方面有国家兜底,小的生活有群众帮忙,残障人士的人生也能像普通人一样有奔头。

不论是这次的四名脊髓损伤患者用轮椅参加马拉松比赛,还是前不久的断臂女孩在深圳时装周走秀,又或是28岁无腿小伙当健身教练……这些事例都表明我国社会在不断进步,变得更加和谐,也更具人文关怀,这值得我们的肯定。

当然,我们同时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努力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便利的无障碍环境,少点“停车占盲道”的不文明行为;社会观念也要进一步开放,少点“不可以”“别添乱”的声音,多点“加油”“你能行”的呐喊,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残障人士的人生才能充满希望。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