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胡泊 :“隐形资助”,这样的教育扶贫可以有

2020-12-14 11:57: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启动对全校2.8万余名研究生的大数据分析,以学生本学期校园卡的消费情况为样本,将食堂就餐率、餐均开支、超市月均消费水平等列入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将大数据算出的400余名未申请帮扶的困难学生列入帮扶名单,根据困难程度分别发放了500元、200元和100元的补助金。这种低调而又暖心的“隐形资助”,赢得网友的一致点赞。

为确保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大学设立了“绿色通道”,并引导学生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来解决其经济困难,助其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与此同时,这些人被冠以“贫困生”的称谓,在众人的眼里,“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刻苦努力,甚至不能谈恋爱,不能买手机和电脑,不能有一双高档的鞋子。人为的刻板形象,确实可以导致他们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会丧失了起码的自尊心,缺失了高校学生该有的生气和活力。

鉴于此,中国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通过贫困生补助方式,创新推出“隐形补助”这个举措,书写了教育扶贫的成功“样本”。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推行“隐形补助”的新路子,认为经济援助并非资助贫困生的惟一目的,如何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也全面考虑进去。在做到在给贫困研究生经济补助的同时,对其自尊、隐私予以最大的保护。

华中科技大学采取“隐形补助”的方式,而且基于对研究生的食堂吃饭情况的数据分析。受资助对象在领到补贴款之前,事先并没有听到风声,以学生本学期校园卡的消费情况为样本,将食堂就餐率、餐均开支、超市月均消费水平等列入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符合资助标准被列为补助生范。此种方式可信度比较高,可操作性强,体现了精准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又可破除补贴下“毛毛雨”的现象。高校将补贴金“悄悄”打入贫困研究生的饭卡上,省去了申请、公示等繁琐的环节,节约了不少成本,真正起到教育扶贫的作用。

可以说,高校采取“隐形补助”的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补贴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既资助贫困生于无形,又兼顾了学生的自尊心。贫困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农村,他们靠着自己的不懈奋斗进入高校的殿堂,期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可是依然有部分学校在放发助学金的时候,公然搞起了拍照留念的仪式,以表示其“高度重视”,殊不知如此极端做法,让他们在同学们中永远被打上“贫困生”的标签,不利于其健康成长,“隐形补助”的实施解决了这一难题。

当然,这但距离精准教育扶贫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避免学生变相刷数据冒领补贴,还需相关学校健全监督措施,真正让“隐形补贴”用到每一位贫困学生的身上。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