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防工资被“稀释”,需破维权“瓶颈”

2021-03-26 09:34: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今年以来,多地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然而,记者采访发现,部分企业利用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稀释劳动者“最低工资”,规避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3月25日,工人日报)

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并适时上调,本是一项很美好的制度安排,但在落实过程中有些地方却走了样,让最低工资只是看上去很美,沦为“纸面最低工资”。如沈阳市浑南区一家跆拳道馆发布一则招聘启事称“招保洁,月薪1850元。早9:00~晚5:00,周休一天。”从表面上看,比辽宁省2019年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810元多了40元,实际上低于标准,因为根据《辽宁省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工资,在剔除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该岗位工作48小时,超过了每周工作不超40小时的标准,计算工资时却没有剔除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如此一来,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低工资所蕴含的分配公平正义也就难以彰显。

劳动者最低工资被“稀释”、算计,其背后反映的是劳动者维权难问题。或是维权成本高,一场劳动关司打下来,短则个把月,长则半载、一年,结果可能是打关司的开支超过要回来的补偿,“赢了关司输了钱”;或是不明就里,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对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自己合法劳动权益被侵犯了,却浑然不知;或是一些企业善于设坑,钻法律空子,玩“暗渡陈仓”把戏,一不小心就被算计,有苦难言、有理难证。这种种原因,致使劳动者维权之路道阻且长。

让每个劳动者体面地活着、活得有尊严,就应破除劳动者种种维权“瓶颈”,营造良好的生态,最大限度减少最低工资被“稀释”的现象。

作为劳动者而言,应积极主动维权。不告便不赔,碰到自身权益被侵害,忍气吞声、“吃点亏算了”的心态,只会助长一些无良企业践踏权益的气焰。固然在现实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但要相信不愿被侵权的人都站出来,便会形成一股正义洪流。同时,要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如法律规定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对这样的法律知识多多掌握,便不会轻易被企业忽悠。

维护劳动者权益不只是个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在主动排查侵犯劳动者权益、简化劳动争议办案流程、宣传劳动法律法规、优化法律援助、加大惩戒力度等劳动权益维护方面,须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让劳动者敢于维权、便于维权、乐于维权。特别是对于侵权典型企业,可采用曝光、列入失信名单等方式,让企业失面子、丢银子、断路子,形成震慑效应,让其看到算计员工,必将行之不远。(周理平)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