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新人观澜>>

袁小丽:人脸识别被滥用,监管须跟上

2021-04-07 11:58: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记者调查发现,人脸识别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安防、支付转账等领域,然而去年以来,国内外抵制人脸识别的现象愈发突出,由于信息泄露风险大、安全漏洞难消除等问题,人脸识别的落地应用正面临重重阻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快人脸识别技术的落地,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必须跟上。(4月7日《经济参考报》)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前沿科技,正在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同时,由于监管缺失,人脸识别技术也存在着被滥用的普遍现象。信息泄露的风险将人脸识别技术推上了风口浪尖,它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安全隐患埋下,央视今年“3·15”晚会就曝光了多家门店利用摄像头获取人脸信息的案例,让人们对这一新技术有了更深刻的审视。房地产公司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顾客提供不同程度的折扣服务、商场提供人脸识别系统追踪顾客消费轨迹、一些小型商业公司甚至会将人脸信息以0.5元一份的价格主动出售……以上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涉嫌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

隐私权指的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企业未经消费者许可,擅自对消费者的人脸数据进行收集、滥用,涉嫌违法。

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已经是一个屡见不鲜的话题了,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尚未成熟,仍不足以防止伪造数据进行认证,由人工设计的提取方法,不仅在识别上存在重大缺陷,也存在较大的误判风险。另一方面,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缺乏有效的监管,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发生侵权现象时,消费者苦于求助无门,而商家则凭借侥幸心理钻空子,也并没有意识到滥用技术有何不妥。

面对滥用现象严重的人脸识别技术,谁来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首先,必须补齐在该领域的监管短板,加强对人脸信息采集主体的监管。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采集人脸信息的行为。其次,急需完善人脸识别应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人脸数据立法,用法律为技术兜底,补齐法律空白。作为新技术,人脸识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强技术研发,以技术突破为驱动,提升防伪技术,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此外,企业也应积极主动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不滥用、乱用消费者的相关数据。

唯有做好用户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才能为新技术提供源源不断地受众群,推动新技术更好更快发展。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和不断发展的技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们的生活向前进步。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