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院士评选,不能自降“身价”

2021-04-13 09:28: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今年“白酒院士”、“黄金院士”备受争议,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指出,“院士”称号承载利益过多,滋生“学阀”现象,应回归“院士”初心,从钱权关系的捆绑中解放出来,让院士制度回归科研本身。科研工作者迈入院士殿堂,既要“学高为师”,也需“身正为范”。“院士”含金量十足,不能自降身价。

以市场为导向的院士选拔不可取。“白酒院士”、“黄金院士”等,确实具有技术与产业价值,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利益的增收,但是,市场价值绝不等同于重大工程科技成果。以白酒为例,酿酒作为我国较为成熟的传统工艺,其在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工程科技突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院士是科研资源分配、科技人才风格形成的风向标,院士遴选理应体现学术导向,选拔顶尖人物攻关重大科技问题,绝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必须警惕院士选拔以市场、产业为导向的这种倾向。

承载利益太多,该给院士“松绑”了。院士身份与行政级别直接挂钩,享有更丰富的科研资源,拥有更大的学术话语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科技领军者的院士不断靠近产业前沿,其头衔与名利挂钩的脉络也不断延伸拓展,“含金量”十足。与丰厚的名利挂钩,促使院士评选竞争异常激烈,关注度高,争议不断。院士潜心科研,在重要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享有更高的名利待遇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承载利益过多,现实生活中的院士评选已经逐渐变形,时常有科学家在国内评不上院士,但其科技影响力却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被评选为外国院士。明明是我们自己的专家,却还需要“出口转内销”,这无疑是学术界的一种悲哀。

正本清源,警惕“学阀”现象。院士凭借其身份地位,更容易拿到重大课题,组织庞大团队,滋生“近亲繁殖”,甚至诱发学术界的半商业行为等,滋生利益驱动、结构僵化的“学阀”现象。有学者坦言,“局外人看是专家评选,实际上背后大家都清楚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肯定能上。” 院士评选需要排除“学阀”作祟,消解“花钱跑院士”“背靠大树好乘凉”等乱象。一名院士能影响一批学者,甚至整个学科的学术风气与活力。对院士需要有德才兼备的规范与考量,既要领军科技攻坚,也需带头营造蓬勃清朗的学术空间。

院士头衔经历数十年沉淀,备受社会尊重与期待。在享受便利、资源的同时,理应拥有相应的规范和约束,对学术、行为不端等问题必须严惩不贷。须知,评上院士只是新阶段的起点,未来仍然任重道远。(袁小丽)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