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村医难以为继,困境如何破解?

2021-04-20 15:58: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但这支队伍近年来不断流失,且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记者调查发现,即便各地频频发文,着手解决村医待遇及养老问题,村医职业吸引力仍持续走低。(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村医数量锐减,急需政策扶持。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9年底,全国仅剩村医79.2万,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依旧以平均每年5万的速度锐减。在农村,乡村医生曾是让人羡慕的职业。而今,在缺乏有效保障的情况下,乡村医生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逐渐走低,据行业调研报告,我国乡村医生年龄在35岁以上的占比达85%,其中有18.2%是60岁以上。

是什么原因导致村医难以为继?原因有三:

第一,“糊涂账”影响村诊疗室运营。乡村医生收入来源包括三部分:一是药品零差价销售后的基本药品补助;二是收取诊疗费;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但在实际工作中,涉及报账问题总是会打折扣,垫钱采购药品是村医的常态。关于收入的第一部分,村卫生室的药必须从乡镇卫生院采购,出售以后返还村卫生室20%左右的药价补贴。药价补贴很难及时到位、经常拖欠,而且镇卫生院的部分药品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价格差异影响村医信誉,导致越来越多村民非紧急情况不去村卫生室就诊,收支失衡导致村医生活困难。关于收入的第三部分,由于考核项目众多,且农村人口流动性大,要想完全达标基本不可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一路流淌”到村卫生室,往往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40%的补助线。

第二,身份不明增加工作难度。乡村医生到底是什么身份?一位村医自嘲,“我们干着公务员的活,操着医生的心,享受着农民的待遇。”村医由“赤脚医生”演变而来,逐渐走向正规化和职业化,但一直没有正式纳入编制,难以摆脱“半农半医”的尴尬。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村医不是农民,而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但从多地实际管理情况来看,村医实行“乡聘村用”,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管理。这些“聘用”的医生,不仅承担着辖区内村民的诊疗任务,还有居民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健康宣传教育、预防接种等工作。虽然工作繁多,但是乡村医生的工作待遇并没有很好的保障。村医和政府签订了购买服务合同,原则上“做多少事,给多少钱,钱随事走”,一旦遇上医疗纠纷,只能自己承担。由于没有正式编制,这些乡村医生在医疗队伍中常被视为农民,毫无地位可言。而某地的卫健委也曾明确指出,村医不是职工,不能购买工伤保险。

第三,保障不足降低职业吸引力。除了工资待遇低,乡村医生也普遍面临着养老危机。据基层医师公社调查,村医中约26%有养老保险,每月养老金额多在100元-500元之间,但也有不少村医每月养老金额在100元以下。村医养老保障悬而未决,让很多年轻人不敢轻易驻足。除了养老压力,村医也缺乏有效的晋升空间。一方面,目前在职的乡村医生,普遍没有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是否有证在绩效考核方面没有差别。另一方面,村医缺乏进修机会,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提升自身技能。而且,在专业领域,村医实践中提升技能的机会也少之又少,小病治法都一样,大病都需转诊。不能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锻炼增强自身专业技能,也是很少有年轻人选择这个行业的重要原因。

要破除这一困境,不仅要有持续的政策保障,同时,政策保障也应要有“疗效”。首先,必须保障村医的收入来源,要及时整治各地乡镇卫生院拖欠、克扣村医工资的情况,同时根据绩效改善其工资待遇;其次,需要明晰乡村医生的身份地位,划分好责任归属,为乡村医生减轻后顾之忧;再者,应结合实际为乡村医生提供一些进修机会,拓宽乡村医生的晋升路径;同时,真正落实村医养老政策,确保村医老有所养,老而无忧。(袁小丽)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