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痛失“国士”,当以延续“禾下乘凉梦”致敬

2021-05-25 16:14: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痛失国士,何以致哀?有一种致敬,是“不远千里,送您一程”,5月23日,湖南长沙下着小雨,民众自发悼念袁隆平院士,致哀的鲜花汇成海洋。(5月24日 央广网)

一个人迟早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袁隆平的离开,却让整个世界为之伤感。未曾谋面,却承蒙其恩,送别路上,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人们,在灵车两旁,奔跑着,哭泣着,场面令每一个人落泪。袁老已经走了,袁老真的走了,痛定思痛,掩面细思,痛失“国士”,我们以何致哀?

传承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袁隆平走了,但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不能丢失。袁隆平经常对他的学生说:“纸上写不出粮食,电脑敲不出稻谷,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长出我希望的水稻。”即便已经步入耄耋之龄,他依然没有舍弃自己的稻田。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名满天下时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这就是袁老那可贵可敬、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也是正是我们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痛失国士,送别袁老,就要把袁老的工作态度,传承下去,继往开来。

发扬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袁隆平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2019年给母校西南大学学生以视频形式回信“我的成功秘诀”,最后还谦虚地说,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这句话虽然很普通,但是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世界粮食做出突出贡献的世界级科学巨匠的袁老,如此伟大,出口之言却如此谦虚,难怪袁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就。所以,谦虚不仅是美德,更是一种工作必备的好品质,作为普通后辈,还有什么理由不扑下身子谦虚谨慎,躬耕前行呢?正如袁老所说,人有点儿成绩,最难的是不能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有点名气就翘尾巴,人家会鄙视你的。送别袁老,缅怀袁老,请把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痛失国士,以何致哀?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袁老累了,袁老睡着了,这就需要我们继承袁老精神,把担子挑起来,把薪火递下去,让一粒粒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下一代禾下乘凉,延之久远。(吕改成)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