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解决“三点半难题”,当从“有”到“好”

2021-05-27 18:34: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下午放学铃声响过,悠扬的歌声就从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的音乐教室内响起。一旁的舞蹈教室内,一只只“小天鹅”更衣完毕,也开始新一天的排练;书法班、科技班、美术班、魔方班里,孩子们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与老师互动……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河北各地纷纷创新完善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难题”措施不断提质升级。(5月27日《河北日报》)

“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这样的时间差长期以来困扰着不少家长。于是,这个矛盾被推向了社会,孩子一出校门便被家长们塞进五花八门的课后班、托管班。然而,早放学不但没能“减负”,反倒因种种乱象滋生出很多问题。孩子被压弯了身体,家长被掏空了腰包。解决“三点半难题”也就成了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自2019年起,河北省对此就进行了部署,且成效显著。截至今年3月,全省城乡开展课后服务的小学已超过1万所,为339万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三点半难题”这个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一小”问题,力求用心用情把这项实事办得更好。而想要解决好“三点半难题”光创新举措还不够,还需要各方动起来。

做好“一揽子”安排。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在延长时间和离校制度等方面做好规范。比如,石家庄市明确规定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得早于18点,给家长留足接孩子的时间。二是稳定专项投入。继续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所需经费全部由同级财政负担。各地要逐步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并根据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情况发放补助,调动教师积极性。

学校社会实现“双促进”。课后服务的内容直接关乎品质,服务形式需要不断丰富。不仅要开设艺术、音乐、体育等特色课程,还要有阅读、手工等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广泛动员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既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也防止教师增负。

教育不只是家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解决好“三点半难题”既要创新举措,又要各方面联动配合。要立足于“有”,更要努力向“好”。各地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做好系统规划,在积极探索中将行之有效的方案固定下来、推广开去,切实减轻教育负担,让老师、家长和学生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董丽丽)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