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谱写好“千年运河”发展的时代篇章

2021-07-08 16:39: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得益于南水北调送水,5月起大运河沧州段进入了丰水期。一泓碧水缓缓流淌,丛丛芦苇摇曳生姿;岸上市民有的散步,有的打拳……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7月7日河北新闻网)

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着民族的兴衰荣辱、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精神遗产、生态遗产。保护好运河,就是对历史、当下和未来负责,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运河的古与新在时代格局下交融、在发展潮流中演变,使悠悠运河承载新时代浩浩气象、荡荡风华、煌煌盛世。

生态运河,“芳草气”最袭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始终是运河的底色。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运河保护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聚焦运河流域突出生态问题,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求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把大运河打造成山清水秀、绿色宜居的“美丽运河”。在沧州,运河生态园区保持了河道原有的河势和形态,精心配置了乔灌花草等植物,形成了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景观序列,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大运河公园”。

文化运河,“书卷气”最感人。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进步离不开文化支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滋养一方文化。悠悠运河流淌千年,在发挥南北水运大动脉功能的同时,也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两岸的文化发展和历史演化,推动着南北文化的交流互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有人说,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正因流动,文化才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在源头活水的不断浇灌下,越发富有生机、朝气蓬勃。

时至今日,运河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族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流经河北沧州的运河,在全域治理下初步形成大运河文化带,沧州也逐渐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我们要在继承中保护运河文化的代际相传,在弘扬中推动运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发展运河,“蓬勃气”最动人。大江西东,往昔峥嵘犹在目;长河南北,时代更需弄潮人。运河不应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而应是古新交融、守正创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了将大运河建设成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大运河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相互融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在此背景下,作为运河流经省区,河北正积极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构建起水系连通的生态安全保障格局。

“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这是当年运河风采的真实写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是国家统一强盛的命脉。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市域规划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运河保护和开发,谱写好“千年运河”发展的时代篇章。(宋鉴)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