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拒绝“996”被辞获赔,法律就该替维权“撑腰”

2021-07-19 11:41: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刘女士拒绝公司新实施的“996”工作制度,而被公司以不服从安排、不服从调度为由,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无奈之下,刘女士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寻求帮助。在李素丽律师的全程电话“护航”下,刘女士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决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后经协商,公司赔偿刘女士仲裁争议期间的三个半月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两个月工资)再加上社保和加班费,共计5万元。(7月18日《北京日报》)

员工拒绝“996”被辞后,通过合法维权途径获赔,体现了法律对公司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对维权者的有力“撑腰”,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维权信心,对“996”大声说不!并藉此提高公司违法用工行为的法律成本,令其难以承受,进而主动改变不合理的工作制度,促进“996”退出市场,降低“内卷化”竞争,回归正常合理的工作状态。

近年来,“996”等工作制度在互联网行业非常盛行,部分企业竞相推出各种超长加班模式,并以各种方式强迫员工“自愿”加班,如果不服从的话,就会被调整岗位、降级,甚至于辞退。因此,很多员工虽然不满“996”模式,却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无奈屈服于公司制度。也有员工采取过抵制、拒绝超长加班,结果被辞退,又没有得到合理赔偿,亦助长了公司违法气焰,加剧了“996”等加班模式的“内卷化”。

“996”使加班变成常态,不符合劳动法关于标准工时制度相关规定,这是法律常识,因此,就算用人单位愿意支付加班费,劳动者依然可以说不。由于现实中很多员工担忧工作岗位不保,所以大都变成了“忍者神龟”,被动遵从“996”模式,即便有人站出来说“不”,发表意见,也往往被当做另类看待,并未成为主流,还反而会遭到不公平对待和打压、排挤,更加令其他员工产生畏惧心。

事实上,如果用人单位拒绝“996”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则极有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员工一方可以通过提起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权。本案仲裁结果,让大家看到了用人单位的违法代价,体会到主动维权的意义,由此可以产生正反馈效应,激励更多人站出来,积极维护合法权益。这样的维权行为多起来,就会聚沙成塔,对“996”模式形成有力冲击,促使其无法执行下去。

只有在法律明确替劳动者“撑腰”,坚决打击违法用工行为,才能真正发挥法律效力,让劳动者认识到积极维权的价值。因此,劳动监管部门应鼓励劳动者走合法维权道路,敢于站出来对违法用工行为说“不”,司法机构也应畅通维权渠道、压减维权流程,让劳动者更方便维权,社会舆论加强宣传普法,以形成社会合力,扭转不正常的超长加班现象。(江德斌)

责任编辑:任凯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