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在乡愁“冀”忆中延续农耕文脉

2021-07-29 09:03: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为让更多人了解农耕文化和民俗,“全国热心公益十大杰出人物”宁晋县大曹庄镇东镇村农民李玉林,投资50余万元建了一所以展示农耕文化和农具为主的民俗博物馆。独轮车、辘轳、老犁、织布机等上百件藏品,免费对公众开放,让人们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记住“乡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河北新闻网)

“开办博物馆的初衷就是为了保留老祖宗的传统文化,教育下一代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李玉林说,回想自己这代人年轻的时候,下地干农活使用的工具有豁子耕地犁、老犁,体积小点的还有耙子、锄头等,收麦子的时候还会推板车。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很多农具都用不上了,有的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了传承农耕文化,留住乡愁记忆,自2013年起,“宁晋新乡贤”李玉林就干了起来,8年间来,老李上山下乡,寻找老农具,发现了就买回博物馆。如今,馆内藏有独轮车、木轮车、步犁、老犁以及各类照明灯等近百件,还有各种反映过去农耕生活的图片。这些土得“掉渣”的土宝贝,构成了农耕文化的展示主体,如今,它不仅是一个散发着浓郁乡土味道的地方,更是一个承载记忆和让人充满回忆的摇篮。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留住农耕文明的“根”和“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大对农耕实物的保护力度,保护和利用好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使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更好地展现魅力和风采。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以“消灭”乡村和农耕文化作为代价,否则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将不复存在。那么,如何挖掘农耕文化的合理内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精神传承中通过有效的载体生生不息,发扬光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指明了方向。

当然,农耕文化的复兴,不是单向的怀旧复古。这是一种修复和回望,更是一次变革与新生。传统是它生存的土壤,现代是它发展的指向。我们应当努力的,是在开放性的思维中,在与城市文化、域外文化的互学互鉴中,去充分激活农耕传统的文化精华,去积极探寻农耕文化的现代表达,去充分释放农耕文明的核心价值。(田坦)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