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让人脸“依法”被识别

2021-07-29 16:50: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针对实践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从侵权责任、合同规则以及诉讼程序等方面规定了16个条文,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7月29日《人民日报》)

人脸识别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模型理论、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主要用于身份识别,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司法、工厂、医疗和居民小区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任何高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了便利、造福于大众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比如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快捷,但同时也带来了车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样,作为高科技产物的人脸识别,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毋庸讳言,近两年,一些地方和部门没必要用人脸识别,却滥用这项技术;个别单位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打着身份识别的幌子,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肆意搜集公民个人人脸信息去贩卖,从中牟利;某些犯罪分子通过掌握的个人人脸信息,去敲诈、去勒索,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发布,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为人脸识别技术处理公民个人信息,依法、依规、依序进行而保驾护航。

人脸识别系统真正进入应用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后期,它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却是在近几年。所以,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对人脸识别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介普及人脸识别技术的知识,广泛宣讲最高法这次《规定》的内容,让人们了解人脸识别,认识人脸识别,从而正确对待,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高法的此次《规定》,为如何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法律依据,那么,下一步,就要依据有关条文认真执行。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处理者在处理公民人脸信息时要按照《规定》去执行。另一方面,公民个人在处理自己的人脸信息以及与信息处理者发生纠纷时,都要按照《规定》中的内容去依法处置,规范各自行为。

最高法的《规定》,让公民在保护个人人脸信息方面,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那些信息处理者,谁违反,谁就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拿起法律的武器,勇于举报各种在采集人脸信息时的违法行为。

各级执法部门应根据《规定》,严厉惩治各种与公民个人人脸信息有关的违法行为,共同筑起一道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长城”。(魏宝)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