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深耕“放管服”,答好“为民卷”

2021-11-16 16:27: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开展雄安新区“政银合作”工作模式,创新政务服务机制,在试点银行网点就可以为企业和群众全程代办政务服务,为新区创建“雄安服务”品牌探索新路径。(11月16日河北新闻网)

群众办事满意度反映地方政府服务发展的态度与温度,丈量出社会治理的刻度与精度,体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畅通群众办事的渠道、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作用协同发挥,对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在哪里,改革的重点就应落在哪里。“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放权于市场和社会,让利于群众和企业。从“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来看,制度设计在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改革从一开始便指向制度问题,旨在推进各类制度的健全规范与治理体系的完善发展。近年来,河北陆续出台一系列服务市场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如衡水市推出的“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制度改革、保定市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向基层延伸、张家口市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及市域通办等。在制度设计上将改革成果确定下来,既能为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进一步提升了改革政策的落实力、说服力、穿透力。

办事效率也是生产力,提升办事效率就是发展生产力。伴随着“一日办”“最多跑一次”乃至“一次也不用跑”模式的逐渐普及,各地项目审批、落地、投产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提高,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近年来,河北“放管服”改革效果不断凸显,改革红利持续惠及市场主体,“亿级”项目“扎推”落地投产。以省会为例,石家庄市2021年三季度442个项目总投资达552.5亿元,项目单体平均投资规模1.3亿元。统观河北,各地越来越优质的全流程高效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源头活水。

通过改革优化政府服务发展的本领,突出表现在政府精细化治理能力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从粗放到精细是必然的,这既是满足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实现的需要,也是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表达。为有效解决老年人不能熟练申请和使用“健康码”、“市民码”的问题,不少地区对工作进行了“适老化”调整,如设置专门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开放的“无健康码通道”,保留线下办理渠道并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要不断加强社会治理精细化建设,才能将服务民生的“保障网”越织越密,为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更充分的保障。

不断走深落实的“放管服”改革既有力促进了民生持续改善,也推动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持续完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改革动能。深耕“放管服”,答好“为民卷”,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照促进共同富裕新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推动改革落实,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幸福质量。(刘晨明)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