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希冀暖评

非遗+冬奥,“糊”出最美燕赵风

2022-02-17 17:35:2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农历正月初六,在丰宁龙腾艺术馆里,滕氏布糊画市级传承人郝如香拿起画笔、剪刀、刻刀等工具,开启了正月里的第一次布糊画制作。“往年正月里,都会歇几天,但今年不一样,期盼许久的冬奥会来了,这是举国欢庆的盛事,我想结合冬奥和冰雪元素,制作几件布糊画作品,表达喜悦欢庆之情。”(2月17日河北新闻网)

“非遗+冬奥”的河北创作,在传递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广了非遗文化,让优秀传统艺术得以更好传承与弘扬,让世界更好了解河北,感悟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布糊画的魅力在于形之美、韵之浓,也在于传承中的不断探索创新。滕氏布糊画,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之美誉,自形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匠人手中的精美布糊画用料讲究、色彩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远看,如绘画般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近看,像雕刻般富有层次和立体感。在一代代传承者的探索改进中,滕氏布糊画的工艺升华再现、变补为糊,创造出“立体堆积法”,呈现出浮雕立体的效果。

2014年,丰宁滕氏布糊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品《和平昌盛图》《凤凰宝相瓶》更是被选入人民大会堂河北厅收藏陈列。紧跟时代发展,勇于自我革新,滕氏布糊画从历史中走来,在现代焕发光彩。艺术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古与新中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与路径,才能为艺术蓬勃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记录岁月变迁,书写时代芳华。从《诗经》中“采采芣芑,薄言采之”的先秦古风,到《三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民生疾苦,中国的艺术始终贯穿着一条现实主义的红线,与社会现实相连,反映时代的精神气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冬奥会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与思路,传统艺术也在以独特的形式为冬奥点赞、为国家喝彩。滕氏布糊画的创作者专门围绕冬奥题材,结合地方特有的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创作。鹿耳、鹿角、滑雪板、冰壶……在创作中表现欢乐和童趣,传递民间艺人对冬奥满满的喜悦之情。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念追求,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深厚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如此气象万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美”共同构成了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运动盛会,更是不同文明交融互通的文化盛会。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北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通过冬奥会这个窗口,布糊画作为丰宁乃至河北的文化名片正在加快“走出去”,将民间文化、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也让世界通过河北更好了解中国。一场冬奥会,让河北与冰雪相会,文化发展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远古文明曙光的泥河湾遗址群,到历经八百多年岁月洗礼的崇礼太子城,从蜿蜒山岭的万里长城,到纵横北国的京张高铁,冬奥盛会正与河北发展交相辉映、同频共振,正为燕赵文明争光添彩、踵事增华。

“非遗”与冬奥相逢,是古与新的碰撞,是传统文明与奥林匹克的交融。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冬奥会的“东风”,河北“非遗”必将迎来更大发展,为冬奥盛会奉献更多独特的引进、深长的回味。(宋鉴)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