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希冀暖评

唤醒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把根留住”

2021-03-23 18:00: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由中宣部、文旅部和国家文物局等主办的《博物馆说》,在“学习强国”上线,出自河北省满城汉墓的“长信宫灯”步入“云”端,再次惊艳世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所长郑绍宗亲历了满城汉墓考古发掘等河北重大考古活动,其几十年考古生涯成就斐然,见证了河北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河北新闻网)

汉墓辽画长城风,考古人生燕赵情。今天,当人们在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内,不仅可以一睹金缕玉衣和静雅精巧的长信宫灯真容,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网络观看令人沉醉的燕赵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华夏古文化传承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时针拨回到53年前。作为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即满城汉墓)的考古发掘,充满奇幻惊险。郑绍宗先生曾回忆说,当时对满城汉墓发掘现场的震撼难以言表。但历时111天的考古,出土10663件文物,对于郑绍宗来说,又为炎黄子孙留下了无比丰富而又弥足珍贵的物质遗产和思想文化宝藏。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从满城汉墓的挖掘,到宣化下八里辽壁画墓群的考古,再到古长城的考察,唯有唤醒沉睡的燕赵文化遗产,方能让城市脉络在发展过程中“把根留住”。实际上,《博物馆说》的重磅上线,正是我们要找的那种“释放”文化力量与自信的有效路径和方式。在疫情常态化的社会现实中,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加持,不仅让“文博热”又添一把火,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可及性得到了极大加强。

丰富多彩的燕赵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齐全,分布广泛,犹如花开万朵,彰显着燕赵文化的炫彩斑斓;又好像一条绵绵长河,传承延续着燕赵文化的发展脉络,形象记载着河北古代历史的演进历程。守好“城市之魂”,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走进百姓文化生活,融入文明交流互鉴,会让城市更有魅力、更具特色,也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光芒。

谋划千年大计,筑造未来之城。从燕赵大地眺望神州,燕赵文化气息如风拂面,诸如蔚县代王城、易县燕下都、灵寿中山古城、隆尧柏人城、赵邯郸故城……古城遗存俯拾即是,伴随着中国城市的成长,一幅幅崭新画卷激荡着坚定的时代之声:“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田坦)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