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三员”身份迭加,构建民生“幸福圈”

2022-06-01 16:5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今天负责办理这项业务的人不在,如果在以前,我还要再跑一趟,现在A角不在,找B角也可以办理,真是方便呀!”5月3日,在宝丰县铁路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辖区退休职工老李办理完党员转移手续对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说。(人民网 5月5日)

为了打造便民“服务圈”“高架桥”,畅通为民服务“高速路”,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形式多样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载体和平台。从服务群众的“民情办”,到解决疑难杂症的“办不成事”窗口,再到网上民意的“直通车”,都是打通民生堵点、痛点的有效举措。各条战线上齐发力、共进退,推动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当好“服务员”,为民服务“等上门”。在群众最需要的时间“找得到”,在群众最紧要的关头“叫得应”,除了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坚持传统的“坐班制”以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通一站式服务点、“一窗通办”政务服务通道等有效渠道。这样,就能让人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找上门”,再结合其诉求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与之相匹配的 “烹饪”。

当好“快递员”,便民服务“送上门”。群众的如厕难、停车难、入园难、入院难,这些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切身问题。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不来即享”的便民服务,真正做好政策宣传和落实的“快递员”。比如,要结合老旧小区的改造,为群众安装“幸福梯”;为企业送去稳岗补贴、减税等政策,送去贷款贴息、就业培训及公益岗位等,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觉到组织的温暖和干部的贴心,切实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好“跑腿员”,惠民服务“走后门”。当前,由于疫情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压力重重、如履薄冰;面对如此情形,广大基层干部要积极想办法,切实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首先就是要不断地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在营商环境优化上下实功夫,给予企业信心和决心。其次就是前置服务,围着企业转、帮着企业办;依托组织的“中转站”,在“保姆式”“陪伴式”服务中,让项目落地更快、更方便。只有切实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步”,让干部“跑腿”替代群众“跑趟”,为服务群众“加码”,才能真正构建起民生的“幸福圈”。

从“一窗通办”到“跨省通办”,从“一网通办”到“帮办代办”,从“预约办”到“延时办”,为民的作风在转变,为民的效果在提升,在点点滴滴的务实举措中,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幸福感。(李沁遥)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